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逐梦深蓝 盐城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
2022-08-10 16:52:00  作者:周永金 王宛璐 王鸿盛  
1
听新闻

海风吹动,苇荡作响,盐城从宽阔绵延的海岸线醒来,成群麋鹿在矮草中结伴嬉戏,勺嘴鹬悠闲踱步滩涂之中……海风和潮水交替作画,“海、林、滩、鸟”交相辉映。

2021年以来,盐城市紧紧围绕淮河出海门户的定位,积极推动沿海与沿淮联动发展,共同开辟区域合作新途径、生态保护新机制和绿色发展新理念。如今,愿景已照入现实。

8月伊始,高温蒸煮下的城市热气氤氲,位于盐城东台的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内游客纷至,负氧离子高达4315个/立方米的“氧气森林”成为炎夏中难得的静谧一隅。

“黄海森林是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森林覆盖率超85%,PM2.5常年在8μg/m³以下。近年来,我们不仅抓林业生产,还在不断发展生态旅游。”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党委书记崔静介绍,森林公园整合周边滩涂湿地、风光带沿线可开发资源,以森林生态、海滨风情为特色,发展了湿地观光、生态体验、养生康体、运动健身、商务会展等众多休闲度假产品。

距离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20多公里的条子泥湿地,则是另一番景象。候鸟休闲觅食,麋鹿逐浪嬉水,灵动可爱的湿地精灵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清凉。湿地相关负责人介绍,条子泥湿地是全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每年有数百万只候鸟到此栖息、换羽。2021年,条子泥还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中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条子泥最大亮点,当地形成了“潮汐森林”“湿地中国红”等自然景观。2021年,湿地观测到鸟类410种,一、二级保护鸟类92种,最大鸟群超5万只。世界上仅存约600只、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勺嘴鹬,也有近一半到条子泥觅食、换羽。

坐拥江苏最长的海岸线,盐城不仅拥有丰厚的生态基底,还有多项重大项目作为内驱力。数据显示,今年1-6 月,盐城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12个,其中 10 亿元以上项目119 个。总投资25.3 亿美元的SK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05亿元的比亚迪动力电池项目部分投产。

在SK新能源集团,新江苏记者就直观感受到了满满的“科技感”。公司自主研发的电池隔膜双面都是陶瓷,只有十几微米的薄度,能够保证电池10年的寿命期。据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一期一栋10GWh已全面投产、二期17GWh正在调试生产。二期项目预计2023年竣工投产,建成后年销售将超200亿元。

推进全市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不仅看重大项目的建设落地,中小企业的转型也必不可少。

走进盐城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新江苏记者也感受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带来的“红利”。据中心常务副总经理纪红介绍,中心成立于2019年,主要服务于企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改造”,目前已帮助8家企业获批“省智能示范工厂”,140多家企业四星级上云、500多家企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实现数字化转型要经过哪些步骤?纪红介绍,本地的一家齿轮企业,在了解需求、实地调查和多方讨论后,在车间安装自动化设备,配套工业软件,“智能化”后的车间生产工人从60人减少到15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大幅提升,且由于产品被赋予身份信息,更方便实现信息追溯,企业还获得了市场认可。

这家齿轮企业只是中心服务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缩影,打造国内首个窗帘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发展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片智能化生产模式、打造国内首个组合机床柔性制造模式,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纪红表示,下一步,中心将持续加强智造服务平台和共享平台建设运营,大力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人才培训项目,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企业形态、生产方式、业务模式和就业方式根本性变革,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盐城,向海而生,因生态兴,未来已来。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王宛璐/文 王鸿盛/图

(部分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标签:
责编:周永金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