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封堵”,小切口化解房颤患者隐患
2025-11-13 15:2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近日,建湖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顺利完成一例左心耳封堵术,以微创介入方式精准封闭左心耳开口,从源头上降低了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为高龄高危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年近七旬的陆大爷(化名),已被持续性心房颤动困扰十余年,还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耐受度较差。房颤最危险的并发症,便是易在左心房尤其是左心耳内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可能瞬间阻塞脑血管,引发致死致残率极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尽管陆大爷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物,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三个月前的复查显示,其左心房内仍有大量血栓,病情不容乐观。

传统长期抗凝治疗不仅效果有限,还伴随着出血风险高、饮食限制多、需频繁抽血监测凝血功能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陆大爷的日常生活质量。为破解这一诊疗难题,建湖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主动联合上海东方医院心内科专家杨兵教授,开展细致的术前评估与多学科会诊(MDT)。经综合研判,团队一致认为左心耳封堵术是更适合陆大爷的方案——通过封堵血栓最易形成的“温床”左心耳,从根源上阻断血栓来源。

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风险与获益、获得知情同意,并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后,医院特邀杨兵教授亲临现场指导,为手术安全“加码”。手术当天,诊疗团队经患者大腿根部股静脉穿刺,建立仅几毫米的微创通道,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心腔内超声(ICE)的双重精准引导下,将一枚形似“小蘑菇”的封堵器稳稳植入左心耳入口,完美贴合心耳形态。整个手术历时约1小时,过程顺利,患者生命体征始终平稳,术后即刻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

术后,陆大爷恢复迅速,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困扰多年的房颤血栓隐患得到彻底化解。“不用再天天吃药、月月抽血,心里踏实多了!”康复出院时,陆大爷握着主治医生的手连连道谢。

近年来,建湖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等领域已积累丰富经验。此次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是科室在房颤并发症防治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完善了心血管疾病的立体化诊疗体系。未来,科室将持续引进前沿技术、加强多学科协作,为建湖及周边地区百姓的心脏健康筑牢“防护墙”。(赵旻 吴景盛)

标签:
责编: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