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3日盐城讯 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体育系统表彰大会上,盐城共有13家单位、9名个人分别获得相关先进称号。其中,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获评“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这是对该区群众体育工作的肯定,也是全区上下共同践行“体育为民”理念的生动写照。
以体育赋能民生,用运动点亮生活。近年来,盐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围绕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向往,扎实推进体育惠民工程落地见效,让便捷健身、快乐运动成为经开区的民生常态,绘就出健康向上的民生图景。
全民参与,健身活动“燃”动城乡
群众体育,核心在“群众”。盐城经开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活动,让体育精神深入人心。
弘扬家国情怀,成功组织全国健身瑜伽比赛等大型赛事,在团结协作中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与集体荣誉感;倡导健康生活,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计划,迎新年长跑、“春日漫游”健步走、拔河比赛、广场舞展演等活动贯穿全年,覆盖全龄人群,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传承文化瑰宝,深入挖掘传统体育项目,组队参加全国第六届龙舟赛、角逐全省健身气功比赛、走进养老院宣传推广八段锦等,让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践行公益精神,紧密结合公益,组织“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1周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让体育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绽放光彩
竞技体育,人才是关键。盐城经开区深化体教融合,积极推动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落地生根。结合学校特色与区域传统,精心布局足球、田径、跳绳、乒乓球和武术5个体育特色项目,充分利用“体教结合”资源,创新探索“名校办体育”“市队校办”等模式,为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
辛勤耕耘,硕果满枝。该区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盐城市松江路小学、盐城市长江路实验学校等多所学校成功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成为盐城经开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闪亮名片。
夯实基础,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圈
民生温度,藏在“举步可健身”的便利里。夯实基础、优化供给,盐城经开区持续发力打造覆盖城乡的“家门口”健身圈,让全民健身的种子在群众身边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体育场地354个,总面积达45.65万平方米。以全区10.31万人口计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4.43平方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为市民“举步可就”的健身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全区还拥有健身步道50公里,遍布各处的第一代、第二代健身路径达126套,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健身服务。
回应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新期待,盐城经开区体育设施建设从未止步、持续升级。近年来,该区新增体育场地15个,新增面积3.6万平方米。高质量完成省市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在凤依湖公园新增5公里风景如画的健身步道,在老旧小区、公园绿地添置11套健身路径,并新建2个基层社区健身房。这些设施的落成,不断加密着经开区的“全民健身网络”,让运动真正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荣誉,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盐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让体育为经开区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的高品质生活注入更多活力与健康。(王柯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