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笔海外订单,都是对我们技术实力的检验。”公司董事长朱大育的话直指核心,“今年前10月近亿元开票销售中,85%来自搭载自主专利的产品;出口泰国、越南、美国等11国的设备,全是基于当地产业需求的定制化创新成果。”为掌握核心技术话语权,中跃涂装将“研发投入不低于年营收5%”写入企业章程,专门组建32人的研发设计部,近几年累计投入超3000万元攻关涂装设备核心技术,目前已手握27项国家专利,其中“高效节能环保型涂装设备”等5项专利,直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涂装领域的国际订单占比提升至40%。
针对不同国家的产业需求与环境特点,中跃涂装的自主创新更具“靶向性”:为越南市场研发的高温高湿适应性涂装线,解决了当地设备易锈蚀的行业痛点,单条生产线效率较国外同类产品提升20%,也因此拿下今年6月7800万元的单笔大额订单;为俄罗斯定制的低温涂装技术,可在-15℃环境下实现稳定作业,成为当地汽车产业升级的首选方案。“技术出海不是简单交付设备,而是整套创新方案的输出。”朱大育介绍,企业同步组建12人专业技术翻译团队、90人跨国服务团队,团队成员需通过“专利技术实操考核”才能上岗,确保每一套自主研发设备都能实现“交付即达标、落地即投产”。
作为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中跃涂装也主动借力盐城环保科技城的协同创新生态,将外部资源转化为自身创新动能,通过园区“盐科宝”平台,快速对接欧洲、中东等国的涂装技术资源,联合南京大学环保工程研究院攻关“绿色涂装材料回收技术”;依托园区27万平方米中试基地,将“静电喷涂节能技术”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量产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借助绿色产业基金支持,加码“智能涂装机器人”研发,目前样机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明年投产后将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中跃涂装的突破,印证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价值。”盐城环保科技城科技人才局副局长袁鹰表示,园区构建的“金字塔研发体系”,本质是为企业自主创新搭建“脚手架”。目前,园区1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像中跃这样以自主专利打开国际市场的企业占比超60%,今年前10月园区出口额同比增长2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75%。园区将继续完善“研发-中试-产业化”闭环,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更精准的支撑,让更多“中跃式”创新成果走向全球。(袁登国 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