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响水:“苹”添喜色映乡村 果香四溢促振兴
2025-11-12 15: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邵建华 王静 叶珊珊  
1

中国江苏网1112日盐城  初冬时节,在盐城市响水县境内运响河沿线千亩红富士苹果基地里,翠绿的枝叶间,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色泽鲜亮,果香诱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动手采摘,感受果实的香甜、丰收的喜悦。

“听说这里的苹果品质好,约上朋友一起过来游玩,亲近大自然,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游客赵娟开心地说,“这果子比普通苹果更红,光泽好,我刚尝了一口,脆生、肉实,酸甜可口。我是一名电商从业者,要把这个好产品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基地里,工人也忙着采摘、搬运、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望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基地负责人嵇春海满脸喜悦:“我们主要种植全红富士新品种‘响富’苹果,目前已进入采摘期。估计每棵树可结40-50斤,亩产达5000斤左右,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8000-10000斤。”

作为响水县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富民产业基地,这片苹果基地全长近10公里,涉及四套、运西、运圩3个村,总规划栽植面积1000亩,现已栽植500亩。该基地种植的“响富”苹果,是烟台大山果树研究所选育,具有着色速度快、优质果率高、蜡质层厚、耐储藏等特点,采用海棠苗嫁接、矮化、套袋等新技术,已注册成立响水县响富大山果业家庭农场。

“响水的温差和光照与烟台相似,是种植苹果的优良地块。围绕绿色生态种植,我们共施三次肥,开花期实施复合肥,挂果中期实施由鸡粪发酵过的有机肥,挂果即将成熟期进行复合肥和有机肥混合实施,这样果实才能长得好,口感甜。”基地管理员嵇友兵介绍,“我们还给果园覆上一层苹果防雹网,它拉力强度大、抗热、耐水、耐腐蚀,在预防冰雹灾害鸟类啄食的同时,不会影响苹果采光和透气。”

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自基地建设以来,每天有上百名群众在基地务工,高峰时达200多人。“我们老两口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到果园务工比较轻松,每天100元的工资,还能接送孙子上学。”村民李桂军乐呵呵地说。

“目前,我们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方式,与上海、南京、烟台等地签订销售协议,预计总产量达20万斤。下一步,我还准备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开发苹果醋、苹果酒等产品,延长产业链,推动苹果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谈及发展,嵇春海信心满满。

近年来,响水县黄河故道片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了一批以哈密瓜、鲜食玉米、黄桃、苹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采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模式,高质量推动生态富民廊道建设,着力将黄河故道片区打造成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幸福示范区。(邵建华 王静 叶珊珊)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