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盐城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盐城市射阳县特庸镇,一场场浸润着温情与欢乐的重阳节活动,正为全镇老年群体编织着暖心的节日记忆。重阳节前夕,该镇北洋社区幸福长者食堂里菊香绕梁,红旗社区服务点上笑语盈盈,从文化雅趣到便民服务,从竞技比拼到健康关怀,特庸镇以多元活动点亮银龄生活,让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秋日里愈发醇厚。
北洋社区的幸福长者食堂,早已被节日的氛围包裹。门前悬挂的红灯笼映着老人们的笑脸,食堂内几盆盛放的黄菊吐露芬芳,淡淡的香气与温热的菊花茶香交织,一进门便让人倍感舒心。工作人员戴着一次性手套,将桂花糕、芝麻酥等精致糕点一一摆上长桌,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捧着温热的茶杯,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家常。“今年的菊花比去年开得旺。”“这茶里加了点冰糖,喝着真润口。”细碎的话语里满是惬意。
茶香未散,竞技的乐趣已悄然上演。食堂东侧的掼蛋区,老人们两两结对,洗牌、发牌动作娴熟,牌桌上,有人皱眉思索出牌策略,有人悄悄和搭档交换眼神,每当打出一手好牌,桌旁立刻响起阵阵掌声;西侧的象棋区更是“硝烟味”十足,楚河汉界旁,老棋手们凝神落子,棋子与棋盘碰撞的“啪嗒”声格外清脆,观赛的老人忍不住轻声支招,时而为一步妙棋喝彩,时而为错失良机惋惜,热闹非凡。“跟老伙计们一起玩,比在家闷着有意思多了!”刚结束一局掼蛋的王爷爷,擦了擦额头的薄汗,笑容格外灿烂。
最让老人们期待的淮剧新唱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本土戏曲爱好者们身着素雅戏服,一亮嗓便引得台下欢呼——《社区新风尚》选段里,熟悉的淮剧唱腔搭配着“垃圾分类”“邻里互助”的现代故事,老人们听得入神,有的跟着旋律轻轻点头,有的悄悄用手打着节拍,甚至忍不住轻声跟唱,台上台下的互动,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红旗社区的重阳节服务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把便民与欢乐送到老人身边。在社区长者幸福大食堂餐厅里,免费测量血压的摊位前老人们排起了小长队,医护人员耐心地为每位老人绑上袖带,仔细读取数值,还不忘叮嘱:“黄大爷,您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少盐少糖,多出门散散步。”92岁的陈金兰奶奶坐在椅子上,听着健康提醒,连连点头:“在家门口就能量血压,还能听医嘱,太方便了!”
大厅隔壁的理发摊位上,志愿者们正小心翼翼地为老人们进行剃须理发。86岁的蔡荣华爷爷头发有些花白,志愿者一边梳理一边询问他的需求:“爷爷,头发留短点还是稍微长一点?”“短点好,省事!”修理完头发后,蔡爷爷对着镜子一看,笑着说:“剪得真精神,谢谢你们!”一旁等待理发的黄春尧爷爷,刚在前不久的夹球比赛中展露身手。他与76岁的老书记马从清、83岁的朱国荣等老伙伴们,手持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乒乓球,从桌子这个餐盘运到另一个餐盘里,有人手稳如秤,一路顺畅;有人偶尔掉球,引得众人善意大笑,最终大家无论输赢,都捧着小礼品笑得合不拢嘴。
在食堂门前的广场上,社区志愿者们带着老人们排队做起了健身操,伸展手臂、扭动腰肢,动作缓慢却整齐,82岁的王书珍奶奶跟着节奏摆动,脸上满是认真:“跟着做一动,浑身都舒服!”
从北洋社区的“文化盛宴”到红旗社区的“便民礼包”,特庸镇以全镇为画卷,用贴心服务与多彩活动勾勒出银龄幸福生活的模样。未来,该镇将继续聚焦老年群体需求,推出更多接地气、暖人心的活动,让尊老爱老的新风尚吹遍每个角落,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乐享幸福晚年。(杨泽贵 张建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