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盐城讯 金秋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紫薇幼儿园的操场上,三百多名长者与孩童共聚一堂,歌声、笑声、掌声此起彼伏。10月2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爱·共守 护好幸福家”重阳节防非宣传主题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这场由盐南高新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办公室牵头,联合盐城紫薇幼儿园共同打造的活动,不仅是一次节庆聚会,更是一次关于“守护”的生动诠释——用金融力量守护教育未来,用知识传递筑牢家庭幸福。
午后阳光正好12家金融行业企业家代表依次上台,将象征着责任与关爱的捐赠牌递到园长手中,为这场活动写下了深情的注脚。这些善款将用于改善教学环境、丰富课程资源,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成长体验。“我们始终坚信,金融的终极价值在于服务美好生活。”捐赠企业代表道出了金融行业对社会责任的深入认知。
温暖从室内延伸至操场,防非宣传在这里化作可感知的生活课堂。在幼儿园的操场上,防非宣传不再是刻板的条款宣讲,而是变成了爷爷奶奶们听得懂、记得住的生活智慧。《一念之间》《远离陷阱》等短视频,用真实案例揭示非法金融的骗术手段;教师们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守好钱袋子》,用幽默语言拆解常见骗局;三轮有奖竞答环节,更将“高收益背后的风险”“担保签字的责任”等专业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的问答。
舞台之上,年龄的界限在歌声舞步间渐渐模糊。当银发舞者与稚龄孩童同台,活动现场瞬间被浓浓温情包围。老年大学学员的蒙古舞《醉乡》刚演绎完传统韵味,小班奶奶们的现代舞《见与不见》就带来了时代气息。台上台下,心灵在旋律中交汇。孩子们的手势舞《中华孝道》、椅子舞《中国梦》,则用纯真传承着文化血脉……
“今天对紫薇来说,是个别样的重阳。”盐城市紫薇幼儿园园长徐静感慨道,“我们从人民教师化身为防非义务宣传员,这让我们的家长工作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和价值。”这种角色转变,正是该园特色办学理念的生动体现——将思维教育与新兴科技相结合,将思想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通过将防非知识融入日常教学,幼儿园成功构建起“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防非宣传新模式。
演出落幕时分,《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的深情朗诵,让现场弥漫着温暖与感动。孩子们手捧信件走向观众席,将防非知识与暖心祝福一同送达。这个精心设计的环节,不仅实现了金融知识的代际传递,更将守护“钱袋子”与捍卫幸福家的理念根植于心。“如今的骗子手法多、藏得深,非法金融隐蔽性、迷惑性、欺骗性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不仅会破坏我们的美好生活,还会破坏社会和谐稳定。此次活动让我们明白,守护‘钱袋子’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共同的责任。”盐城市紫薇幼儿园办公室副主任陈宇说。
“这次活动将金融防范与敬老传统相结合,形式既实在又温馨。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防非知识自然地融入家庭生活,对守护家庭财产非常实用。”62岁的学生家长高定说。
56岁学生家长赵爱梅透露,自己曾与类似骗局擦肩而过,现在想起来还是后怕,身边人也有很多人受骗。“看完这些视频和节目,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防非防骗的重要性,要做到不贪心、不轻易相信别人、不转账,避免走弯路。”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着力构建‘防、治、教’一体化的长效工作机制。”盐南高新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机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金融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让风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让金融服务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金融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当金融走出报表、教育超越课堂、敬老不限于形式,这场别样的重阳节活动,正在为“幸福家园”写下最动人的注脚,也为构建全民防非体系提供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生动样本。(华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