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9日盐城讯 金秋的弶港,黄海之滨蟹肥膏满,林海深处游客盈门,田间地头稻浪翻滚。八里人家、巴斗渔家民宿火爆预订,一房难求;新港半岛民宿群装修完工、年底迎客;巴斗居、蹲门居的青蟹刚捕捞上岸便被抢购一空;姜墩村万亩高标准农田里沉甸甸的水稻即将开镰收割……处处跃动着丰收的喜悦,这正是弶港镇以“红帆高扬”党建品牌为引领,推动农旅、林旅、渔旅、文旅“四旅”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高位统筹强引领,下好融合发展“先手棋”
作为中国人民海军起锚地,弶港镇持续深化“红帆高扬”党建品牌建设,以系统思维构建“镇党委统筹—村居子品牌联动—特色产业支撑”三级体系,打造“1个主品牌+20个子品牌”党建矩阵。
弶港镇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建日间照料中心、幸福小游园,全方位升级道路、桥梁、路灯等基础设施,加强河道治理和环境整治,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指导各村居结合特色培育党建子品牌,巴斗居“斗转兴遗”、姜墩村“红福姜至”、中来村“香中甜来”等子品牌竞相绽放,形成“全链发力、全域协同”的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工作格局。
立足黄海森林公园辐射优势、条子泥湿地生态名片及丰富海滨资源禀赋,弶港镇精准锚定“四旅”融合路径,串联林海康养、渔港捕捞等特色场景。主动融入长三角,赴上海静安区8个街道社区签订结对协议,党员干部“走出去”开展推介20余场,与上海、苏州等多家旅行社、社区团购平台达成合作意向,推动弶港风光与渔家文化走进长三角千家万户。
组织聚力破瓶颈,激活产业发展“源动力”
党组织是产业发展的“主心骨”。弶港镇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以八里村为样板,创新“党支部+村办公司+党员联户民宿”模式,通过组织链串起产业链、服务链、人才链。
八里村党总支领办成立文化旅游公司,统筹“林海旅居”全链条发展。设计“知青返乡旅”“暑期研学旅”“银发养生旅”“红色扬帆旅”等特色线路,引导22户村民改造民宿,引入上海旅行社承包经营高端民宿,同步培育“本土民宿管家”,建成葡萄采摘园、冷链综合体,延伸“民宿+”产业链,带动150余人就业。今年已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村民增收超300万元,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
弶港镇以八里为支点,推动北部森林康养、中部湿地渔趣两大旅游片区联动成型,巴斗居生态鱼塘转型、新港居电商直播等业态协同发展,全镇“四旅”融合势如破竹。
党群同心促共富,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是弶港乡村全面振兴最鲜明的实践底色。弶港镇党委以“红帆高扬”志愿服务为纽带,推动党群从“单兵作战”到“全域协同”。
党员先锋“亮身份、作表率”。每户民宿明确1名联户党员,提供申报、引流等“一站式”服务。设立党员志愿服务驿站,划分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引导党员在旅游接待中亮明身份,提供政策宣传、游客引导、矛盾调解等服务。打造“小院议事厅”,党群围坐共商民宿定价、服务标准等事项,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办”。
党群联动“聚合力、促共享”。中来村成立旅游劳务服务公司,组织村民参与民宿保洁、景区运维,年带动2000余人次务工,创收超300万元;党员能人牵头孵化“八里人家”餐饮集群,月接待游客超5000人。
红帆引路,潮起弶港。从“田中刨金”“海中挖金”到“游中捞金”,弶港镇以高质量党建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如今,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正随黄海潮声徐徐铺展,弶港的丰收故事,必将在黄海之滨越唱越响!(王若男 常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