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次改革与高水平开放双向赋能!盐城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2025-10-29 17: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景文 王焱  
1

中国江苏网1029日盐城讯 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创新要潜力,盐城以海纳百川的胸襟集聚要素资源,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029日,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主题新闻发布会在盐城召开。会上,市发改委、商务局、数据局、射阳县和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出席,介绍盐城市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今年以来,盐城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全市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19月份,全市GDP增长5.6%,全省第4位,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主要指标增速均列全省前三。

全面深化改革 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盐城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刀刃向内、问题导向,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落实标志性、牵引性、探索性三个一批重点改革事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素配置改革跑出加速度盐城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孙海山给出亮眼解答:建立全市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以清单化、项目化推进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实行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会同审查。完善项目签约、开工、竣工、达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全方位保障项目有序推进,今年累计保障各级重大项目建设用地规模约9.86万亩。出台全市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16条实施细则,成功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在全省率先全面放开人才落户限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新质生产力培育按下快进键深度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以培育沿海重要增长极、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为目标,坚定不移向海逐蓝、向新而行。深化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发展九大海洋产业,施行全国设区市首部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深入实施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构建“3+X”未来产业梯次培育体系,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批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光伏产业创成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绿色低碳发展绘就新画卷高标准编制实施《国家碳达峰试点(盐城)实施方案》,制定盐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一体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省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坚持五化并进推进零碳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绿电“+氢能”“+新型电力系统”“+冷能等多种路径,大丰、射阳、滨海三大零碳园区全部实现可溯源绿电接入。统筹推进市域碳管理,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入选国家试点。加快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大力推动风光火气氢一体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化能源体系,探索建设海上能源岛,加快布局建设东部沿海绿色氢氨醇基地。

扩大对外开放 提升发展能级格局

开放是盐城发展的鲜明底色。盐城市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袁悦表示,盐城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19月,全市实现外贸出口843.7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对东盟、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分别达25.3%55.1%。成功入选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全国首票优化版两步申报业务率先落地。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董玲玲介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前三季度悦达起亚出口整车12.8万辆,设立跨境电商综合服务运营中心,建成5000平方米公共保税仓和1.5万平方米大宗贸易仓,实现一线进境报关入区功能全覆盖,全国第六个、江苏首个天猫国际生态保税仓成功落户。

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45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36.4%。积极引导盐城本土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分工合作,今年19月,累计备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项目16个。

开放平台能级实现新提升。中韩(盐城)产业园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累计批准设立韩资项目超970个,实际使用韩资近130亿美元,近年对韩进出口年均增速超过30%,成为全省对韩合作的新高地。在开放通道建设方面,盐城港一港四区全部正式对外开放,南洋国际机场恢复并加密韩日客货机航线,中欧接续班列盐城号累计运量突破万箱,形成陆海空铁多式联运的立体化开放通道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 夯实发展坚实基础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土壤,更是改革开放的试金石。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便捷高效。射阳县委副书记张志东在介绍射阳县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成果时如数家珍:探索关联事项综窗快办、专业事项专窗精办,不断丰富阳光办品牌内涵,实行企业开办“1110”审批服务模式,今年以来13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新增企业1748家、个体工商户3445户,分别同比增长20%13%

近年来,盐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查实情、送政策、抓环境四项工作和优化营商环境十百千行动,所有涉企服务部门印发对标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十项举措清单,市县联动出台政务服务大厅便民利企措施108项,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应用场景近700项,直接解决企业诉求300余项。要素保障优质普惠。明确每月120日为企业安心生产日,对入企走访、调研等行为实行事前报备,严控政府部门入企频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推动涉企执法包容审慎,上线市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平台,覆盖规上企业1.44万家,检查频次较往年同期减少40%以上。

数据赋能智慧服务。盐城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沈国军介绍,市数据局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随时办,建成覆盖全市133个乡镇(街道)、2387个村(社区)的便民服务站点。同时投放统一的盐之e政务自助终端,打造“15分钟+24小时政务服务圈。推进企业诉求直达办、高效办,打造一企来服务专区和一企来办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可通过直通车一键直达政策专家,享受7×24小时在线服务。

潮涌黄海千帆竞,改革奋进正当时。盐城将牢牢把握六个坚持重要原则,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立足盐城实际,以十五五发展规划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中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刘景文 王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