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9日盐城讯 秋阳正好,暖意融融。10月29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盐城市响水县首届以“响福养老 水润桑榆”为主题的银发集市在该县文体中心广场正式启幕。这场串联政府、社区、企业、群团组织及志愿者多方联动的敬老活动,以“政策宣传+资源展示+互动体验+公益服务”四维模式,为县域老年人打造一场既有情感温度、又具实际效用的专属盛会。
上午9时,在一场古韵悠扬的扇子舞中,银发集市正式拉开帷幕。多维服务同步铺开,让“银发时光”有料又暖心。活动现场,不同功能区各具特色亮点,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
文艺与知识的双重盛宴。舞台之上,响水县老龄协会的演员们精神矍铄,舞蹈、合唱接连上演,展现出老年人的活力与风采;响水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别出心裁,将科普知识融入小品表演,幽默的台词、生动的情节,让老人们在笑声中轻松掌握健康、科普小常识;响水县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腰鼓表演、戏曲演唱韵味十足,赢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观赏这样精彩的节目,心情特别舒畅!”市民赵大妈说。参加表演的63岁左佳玉阿姨满面笑容地介绍:“这个《扭起秧歌绣荷包》舞蹈,我们排练了好几个星期,但看到观众的拍手称好,觉得一切都值得。”台上台下,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与文艺交相辉映的,是实用的“知识大餐”。响水县公安局民警王思远将反诈课堂搬到现场,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和真实案例,为老人们筑牢财产安全的“防火墙”;响水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则带来急救演示培训,手把手地教老人及家属学习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为家庭安全多添一份保障。这里,欢声笑语与求知若渴并存,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
集市中,传统与新潮进行温情碰撞。如果说舞台区是视听盛宴,那么摊位集市便是触觉与味觉的狂欢。非遗展示摊位前人头攒动:栩栩如生的虎头鞋,一针一线都缝进了吉祥的祝福;色彩斑斓的扎染作品,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图案。这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老手艺,在今天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舌尖上的味道同样令人流连。重阳糕点软糯香甜,承载着千年的文化韵味;糖画、糖葫芦等童年小吃也悉数亮相民,不少老人带着孩子驻足品尝;精心制作的茱萸香囊清香四溢,既应了重阳的景,更寄托了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
便民公益服务则处处充满温情。便民义剪区前,理发师耐心询问老人需求,细致地为他们修剪头发,理完发的老人看着镜子里清爽的发型,脸上露出满意笑容;在义诊区,医护人员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详细解答健康疑问,还根据老人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养生建议,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疗服务。“短短两三个小时,共为200多名老年人量了血压。”响水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护士长宋丽娟介绍。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敬老服务从‘单点发力’变成‘多点联动’,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响水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游常军介绍。
这场银发集市不止于“热闹”,更在于“实效”。从实用的反诈、急救知识,到贴心的义剪、义诊服务,再到欢乐的文艺演出与游戏,每一个环节都围绕老年群体需求设计,既传递了温暖,又解决了实际问题,真正实现“有温度、有实效”的活动目标。
当朝阳为集市镀上一层暖光,老人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成为这场敬老盛会最动人的注脚。此次银发集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响水老年群体搭建了交流互动、获取服务的平台,更让“敬老、爱老、助老”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扎根,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写下了生动的一笔。(邵建华 夏月明 王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