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3日盐城讯 今年以来,盐城市滨海县五汛镇纪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将高标准农田、改厕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资金作为重点监督方向,持续发力、精准监督,为乡村振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清障护航。
聚焦关键环节,织密监督“防护网”
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体量大、项目多、链条长,五汛镇纪委深刻认识到,事后补救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为此,镇纪委前移监督关口,下沉工作重心,紧盯立项方向、工程质量、资金流向等各项环节,在乡村振兴项目的立项、审批、招标、施工、验收及资金拨付全过程拧紧监督链条,以环环相扣,编织监督网络,严防截留、挪用、套取等“腐败”行为,确保项目落地达标、资金使用精准。
创新监督方式,提升探案“洞察力”
面对乡村振兴领域隐蔽复杂的廉政风险,五汛镇纪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运用多元化、智能化的监督手段,不断提升监督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一方面强化数据运用。通过项目资金监管平台对涉及乡村振兴的资金项目筛查比对,紧盯资金发放异常、重复申报等疑点,全面开展专项监督。另一方面凝聚监督合力。整合镇财政、农经、审计等部门,定期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集中审核,以“纪财”“纪审”联动,稳步形成分工明确、协力拦网的“大监督”格局,有效摆脱了单打独斗、专业力量不足的困境。
强化结果运用,握紧执纪“铁拳头”
五汛镇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运用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红脸出汗”,抓早抓小;对构成违规违纪的问题线索,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在严肃执纪的同时,镇纪委注重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对查办的案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督促责任部门村(居)迅速整改、堵塞漏洞,并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通过以案促学、以案促改、以案促进,在全镇造浓从严氛围,形成强力震慑。(刘洋 孙智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