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6日盐城讯 占道经营、车辆乱停,这些城市管理的“老难题”,曾是不少市民的烦心事。而在盐城市阜宁县,一套“快发现、准派发、即处置”的数字化治理新模式,正让街头巷尾的“小问题”得到“大改观”。城河路的占道摊点被快速处置、街面恢复通畅,正是这一新模式的生动缩影。

每天上午八点半,全县30多名数字化信息采集员,将城南、城北划分为四个片区,不间断巡查大街小巷,他们的任务,就是当城市管理的“移动眼睛”。对当天需处理的“事件”(如流动摊点、街面垃圾、机动车乱停放),以及需限期修复的“部件”(如路灯不亮、井盖破损、电箱故障),他们都会现场拍照、精准定位、清晰记录,并第一时间上传至阜宁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确保问题得到快速处置和解决。
数字化信息采集员顾海洋说:“我们在大街小巷不间断巡查,能及时发现路面上的问题。通过手机精准定位、清晰记录、迅速上传,正常每天能发现10到12个事件。”

采集员上报的问题,会第一时间进入这个城市治理的“中枢大脑”。平台值班人员核实后,立即将任务派发给城管、环卫、公安等对应部门,形成“发现—上报—处置—核查”的闭环链条。目前事件及时处置率达到98.19%。这一惊人数字的背后,是城市面貌看得见的焕新蝶变:从一尘不染的街道,到赏心悦目的环境,再到井然有序的公共空间,每一处细节都在悄然诉说着改变。
阜宁县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值班长陈丽静表示:“平台每天接收上报事件300件以上,每天能处理290件左右。通过平台的运行,为市民创造了更好的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田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