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3日盐城讯 “以前村民取件得跑几公里外的镇上去,现在公交捎带、店里代收,每天能收发20多件,我还多赚份派件费,生意也更旺了。”10月12日中午12时,盐城市响水县黄圩镇大兴村农村超市店主张秀云,接过镇村公交驾驶员徐海军递来的快件箱,里面装满了村民网购的日用品和农资。这是响水县“交邮融合”带来的日常便利。
顺着镇村公交的路线往前,黄圩镇寄递服务站里的秩序一派井然。顺丰、“通达兔”等快递品牌在此集中入驻,货架上的包裹按村分类码放整齐,彻底改变以往各品牌快递散落各处、村民多跑路的现状。“快递品牌整合后,不仅运营成本降了三成,村民找件、取件、寄件也方便多了。”站点负责人指着墙上的流程表介绍,每天10时城乡公交把村级快件带到镇客运站,分拣后,由公交驾驶员送往各村代收点,“快件下午就能到村民手里。”
而在双港镇的服务站,智慧灯条系统正显神通。村民王大爷掏出手机扫码,对应包裹的灯条立刻亮起并发出蜂鸣,十几秒就完成了取件。“以前找件得翻半天,现在跟‘按灯找物’似的,咱农村人也用上高科技了!”王大爷举着刚取的农具配件,笑得合不拢嘴。这些便利的背后,是响水县投入专项资金打造的县镇村三级寄递网络,目前已建成8个镇级服务站、100个村级服务中心。
快递进村不仅送来了便利,更“寄托”了希望。“以前黄桃熟了愁销路,现在邮政在村口设了服务点,当天采摘当天寄,第二天就能到上海客户手里。”黄圩镇黄桃种植大户施凤春算了笔账,今年光黄桃通过快递就卖了两万多块。黄桃丰收时,邮政工作人员帮种植户打包刚采摘的果实,独立网格纸箱搭配泡沫网袋,确保鲜果运输不受损,直接开通农产品出村“专线”。
这份“新鲜速度”的底气,来自响水县灌江智慧仓配中心。堆垛机器人在货架间穿梭,立体冷库恒温保存着待发的西兰花和泥螺。作为苏北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智慧云仓之一,这里日处理小件可达15万件、大件3000立方米,每件快递成本降低0.2元,物流综合成本降低20%。“有了智慧仓,响水的西兰花发往东南亚都能保证新鲜,去年寄递量涨了近三成。”启晨电商负责人说。
夕阳西下,载着最后一批泥螺快件的公交驶出村头。从“快递下乡”到“快递进村”,从“单向投递”到“双向流通”,响水的快递网络正悄然改变着乡村。那些穿梭在城乡间的公交车,那些点亮的智慧灯条,那些保鲜箱里的农特产品,不仅织密了便民网,更架起了增收桥,让乡村振兴的温度看得见、摸得着。(邵建华 夏月明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