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1日盐城讯 近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5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成功入选。

南阳镇位于大丰区中东部,全镇总面积94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社区),共有耕地7.8万亩,常住人口2.6万人。近年来,南阳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产业提质、乡村蝶变、民生升温、治理创新为着力点,持续激活发展动能,在城乡融合发展赛道上踏出了坚实步伐,勾勒出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生动图景。

产业兴镇:产业提质激活经济增长引擎
阀门产业是该镇工业主导产业,一百多家阀门企业星罗棋布,集聚发展,拥有从毛坯铸造到整机装配、出口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大力推动传统铸造行业转型升级、强化项目招引和科技创新等“新旧”发展举措,闵烁流体、埃克美迅等一批高端阀门制造企业先后落户,推动了阀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前全镇规上企业3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星级上云企业19家。

南阳镇是省首批蔬菜生产特色镇、省绿色优质原料基地,该镇以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擦亮现代农业名片,打好“优势牌”,念好“特色经”。如今已形成大棚青蒜、预冷青蒜、大棚韭菜、大棚青玉米以及辣根、甘蓝六大种植基地,共有绿色食品品牌13个,“大丰南阳韭菜”“大丰南阳柿子”“大丰南阳辣根”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阳辣根”被评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纳入全国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乡村美镇:精雕细琢绘就宜居宜业画卷
南阳镇把绿色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紧扣“美丽宜居”主线,以创建“宜居宜业和美村庄”和“绿美村庄点”为抓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聚焦“水清岸绿景美”的村庄环境目标,对村组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等处的垃圾及杂物进行“地毯式”清理。以“大数据”形式列出“绿色廊道”,“一盘棋”统筹推进造林绿化各项工作。引导群众“内外兼修”,因地制宜、主动植绿、见缝插绿,种植观赏树种或经济林果。
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积分制”“庭院环境包干制”“垃圾日处理”“村民自治自管”等工作法,用“绣花功夫”精雕细琢打造绿色宜居福地,打造出乡村绿美人和新图景,让新农村有“颜值”,更有了“气质”。建成绿美村庄4个、美丽宜居村庄点28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

民生暖镇:靶向发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小切口大变化”,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身边实事。紧盯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精准开展就业帮扶行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妇女儿童、残疾人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权益保障,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持续优化文体事业供给,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一老一小”,常态化开展助老服务,改善提升15个“幸福助餐小院”。持续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南阳小学、垦南小学、南阳初中教学质量始终处于全区乡镇板块前列。
有序推进老旧街区改造更新,升级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建设镇级残疾人之家,广丰村、诚心村分别创成国家级、省级老龄友好型示范社区,一幅幅“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擦亮了群众“幸福底色”。

治理新镇: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强大合力
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多元共治提升治理效能。以“抓班子、带队伍、树先锋、固堡垒”为主线,搭建“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构架,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发挥党员先锋和统战纽带作用,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建立“党员+网格”及“党员+村组干部”服务包干制,健全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等,形成村民共治共管新格局。通过“网格员+党员”“网格员+人大代表”等“网格员+”模式,实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持续深化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培育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创成“三零”社区13个。同时,以家庭家教家风为抓手,通过多种载体传播文明理念,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开展各类活动,处处呈现出文明善治的和谐乡风。(侍文 董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