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30日盐城讯 日前,盐城湿地公园NbS实践基地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公园正式揭牌,标志着该区生态环境保护迈出新步伐,也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秋风送爽,盐城东方公园内水清岸绿、波光粼粼,时不时有飞鸟从湖面上掠过,步道上市民游人在悠闲散步,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景象。

小微湿地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质净化、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修复,2024年7月,在中国绿化基金会支持下,盐城东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和江苏黄海湿地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盐城经开区联合启动了“盐城小微湿地生物多样性守护计划”项目。该项目位于城市型小微湿地东方公园,通过在项目地块内进行生态清淤、植被种植、增殖放流、自然保育、科普宣教等措施,丰富生态系统类型、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公众群体自然保护意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示范区。

一年时光匆匆,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理念开展的生态修复实践中,东方公园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鱼类资源明显恢复,鲫鱼、鲤鱼等本土鱼类的种群数量增长约40%,鸟类种类由实施前的16种提升至22种,鸟类数量提升20%以上,成为市民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项目还创新性地开展了“湿地课堂”“生态监护员”等公众参与活动,使周边社区居民环保知识知晓率超过85%,培育了200余名环保志愿者,有效激发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湿地保护新格局。

绿色低碳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盐城经开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充分发挥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作用,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先后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绿色工业园区,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智能工厂(车间)45家,建有东方公园、东郊河滨公园、三河公园等城市绿地30多处,构建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0%以上、达到“森林空气”标准,为10余万城镇居民和万余名外国友人打造近悦远来的绿色家园。从生产转型到生活宜居,一幅以“绿”为底的“美丽经开区”画卷正徐徐展开。(孙月栋 蔡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