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7日盐城讯 基层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最后一公里”,其效能直接关乎政策落实、民心向背与发展稳定。盐城市滨海县界牌镇纪委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变“模糊监督”为“精准聚焦”,变“治标惩处”为“固本赋能”,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防”,筑牢纪律思想防线。深化常态教育,督促党委将党纪党规学习纳入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必修内容,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专题廉政党课,结合本镇查处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让纪律规矩入脑入心。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纪律教育活动15场,覆盖党员干部266余人次。聚焦乡村振兴、惠民补贴、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指导各部门、各村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共计排查出高风险环节和中风险环节8个,并逐一制定防控措施。
变“模糊监督”为“精准聚焦”,直击重点领域关键。实施“项目化”监督,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度中心工作,如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改厕、养老医保基金使用等,制定专项监督方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现场,对照政策要求、项目清单、资金台账进行“对账式”检查。另一方面,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重大项目投资和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事项),要求纪委委员列席相关会议,进行现场监督,确保决策程序合规、过程民主、结果公正。组织开展联合督查4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7个。
变“治标惩处”为“固本赋能”,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着力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问题,一律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和标准,并通过现场核查、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改实改。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追责问责。已开展“回头看”督查6轮,推动5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用好用活第一、第二种形态,占比达92%。为1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激发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