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千秋镇“钢铁战士”顾志清:英雄事迹传佳话 爱国强军励后人
2025-09-25 17: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春生 董素印  
1

中国江苏网925日盐城讯 国庆前夕,盐城市射阳县千秋镇党委、政府专程慰问该镇一级伤残军人、“钢铁战士”顾志清,对他身残志坚,不居功自傲,传承良好家风的做法表示赞赏。该镇以顾志清等先进典型为教材,广泛讲述英模故事、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推动全镇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国防观念和爱国强军意识。

六十多年来,有着“钢铁战士”之称的一级伤残军人顾志清的英雄事迹,在千秋这片红色土地广为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怀揣报效祖国的青春理想,踊跃奔赴军营,践行强国梦强军梦。

雷锋作标杆 军营建奇功

196412月,家住千秋镇东明村的20岁青年顾志清怀揣理想应征入伍,成为沈阳军区一名空军工程兵。当时,雷锋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

沈阳军区是雷锋生前所在的部队。“能成为雷锋同一部队的战士,应该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顾志清找准了人生坐标,他细心地从连队各种报刊中了解、学习雷锋模范事迹,处处以雷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训练和工作。作为班长,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时刻武装头脑,提高觉悟。因表现优异光荣入党,并多次受到连队、师、军级党委嘉奖,不久又相继晋升为副排长、排长。1967年底,他被评为连、团、军先进代表和五好战士,并被推选出席19681月全国空军第二次先进代表大会。

19685月,一项国防工程进入施工的关键阶段,顾志清和另一名战友主动执行艰苦的爆破任务,不料,突然炸响的哑炮激起了满天飞石,疯狂地射向他们。参与抢救的战友发现顾志清身上中了百余处炸伤,双目失明,嘴唇严重炸裂,多颗牙齿脱落,胸部多处被碎石穿透。同年6月,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党委和所在的二一五部队党委作出向“钢铁战士顾志清同志学习”的决定,并组织“顾志清同志事迹报告团”巡回全军演讲。《空军报》头版刊登了他的英雄事迹。1969年,他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辽宁省先进模范代表大会。英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居功不自傲 传承好家风

“志清伤残了!”消息很快传到了顾志清的未婚妻陈德芳耳中。一些亲戚邻居劝她怎能与瞎子生活一辈子,不如趁早分手。陈德芳清楚记得那天送别男友时的亲口承诺:“志清,你到部队要好好干,我在家等着你!”面对亲友的好心劝说,陈德芳坚定地说:“志清因公伤残,是个英雄人物,我不能让英雄流血再流泪,这种丧良心的事情我不做!”她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19714月,婚后不久的顾志清复员回乡,与陈德芳过起了清贫生活。妻子成了丈夫的“眼睛”和“拐杖”,悉心照料,形影不离,帮助丈夫勇敢战胜了伤残与黑暗。陈德芳说,从送别志清去部队的那一刻起,50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齐耳垂的发型,就是想让他摸着发型就能记起她的模样。顾志清也说,在他的印象中,德芳一直就是当初刻入脑中的那个天真烂漫、双眸明亮的漂亮女孩。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生活,让顾志清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他们不仅以浪漫的生活影响儿女,还教育儿女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能给政府添麻烦。儿女们都很理解老人的心意,不但不嗔怪,相反还为母亲分担照顾父亲的重担。特别是近年来,顾志清体弱多病,时常住院治疗,儿媳彭丽萍主动辞去了幼儿园老师一职,回家和年迈的婆婆一起照顾公公,她还特地利用一年多的空余时间,到附近的鲍墩医院学习专业护理知识,给予公公更好的照料,“好儿媳”的称号远近闻名。淳朴善良、无私奉献的家风,让这个三世同堂的家庭充满温馨。

英雄献余热 激发拥军情

50多年来,身残志坚的顾志清始终保持军人的优良品质和钢铁意志,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每月一次的支部党员活动日,他让老伴搀他去参加;每次带回的党课教材,都让儿媳彭丽萍原原本本读给他听后,再给他做笔记;“6·23”阜宁、射阳龙卷风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村里建桥修路......他总是带头捐款,奉献爱心。他还应邀为中小学生、团员青年、党员干部做先进事迹报告30多场,数千人被他的英雄事迹感染。他先后受邀出席了射阳县双拥模范代表大会和盐城市残疾人双拥模范代表大会,受到大会的表彰。

顾志清用他的一生,书写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国家的无私奉献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成为热血青年献身国防的动力。(王春生 董素印)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