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24日盐城讯 “老李,快走啊,去公园健身去!”“王大妈,早点吃过晚饭,到公园跳舞吧!”9月23日傍晚,盐城市响水县城三排河口袋公园内热闹非凡,健身器材旁几位上班族跟着音乐做拉伸运动;家住附近的市民自带便携音箱,在空地上跳起了广场舞,队伍从最初的三五人逐渐壮大到二十余人;老人们围坐一起唠着家常,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伴玩耍……这样“热闹”的场景,成了“口袋公园”傍晚时分的常态,也是该县以“微更新”撬动“大民生”的生动缩影。
三排河口袋公园内景色优美,绿树成荫,是“城市天然氧吧”。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不同于以往仅将公园大门打开,而是向市民开放公园里的草坪、林下空间、空闲地,让大家能够进去野餐、露营,充分亲近自然,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吸引更多人到公园享受充满生态气息、绿色环绕、健康活力的美好生活。
“这处公园依河而建,绿树成荫,空气好、环境美,晚上来这里健健身、遛遛弯,心情变得特别好。”市民刘婷婷笑着说。
在幸福小区内的“口袋公园”,苗木葱郁、绿草如茵,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清晨,三五成群的市民或跳舞健身,或下棋打牌,或休憩聊天……公园面积虽然不大,却装满了周边群众的“小幸福”。“改造前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不仅栽了乔木花卉,还装了健身器材和景观灯,平时老人在家门口就能锻炼,孩子在小区就能玩耍,丰富了我们老百姓的业余生活。”家住幸福小区的顾建林分享了她的喜悦。
近年来,响水县通过对原有街头绿地、边角地、闲置地、废弃地和裸露土地进行整治,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集绿化、休闲为一体的“口袋公园”,既扮靓城市颜值,又满足群众对休闲健身场所的需求。这些公园不仅盘活城市“零碎空间”,更通过精准对接需求,实现“一园一特色”,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享受更多绿色福利,用“小口袋”兜起“大幸福”。
“‘口袋公园’在承载观赏、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时,我们还借助其天然的环境人文优势发挥理论宣传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前来游玩的市民。”响水县“口袋公园”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在改造升级‘口袋公园’时,通过设置装饰景观墙、微型景观小品、标语站牌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未成年人保护等内容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既增加市民观赏互动体验,又充分发挥公园公益宣传教育的功能,升级为多功能体验空间。”
城市“边角料”摇身变成了家门口的“幸福地”,“口袋公园”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方式,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生动注脚,也让宜居城市的幸福感在方寸之间不断蔓延。青翠的树木、缤纷的花卉、蜿蜒的步道,点滴细微之处都彰显着响水这座“因水而生”的城市灵魂和底蕴。
“我们将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以‘小工程’编织‘大绿景’,不断提升城市品位,让市民转角遇绿、置身于绿,在绿色发展中享受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响水县园林管理所负责人表示。(夏月明 王静 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