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9日盐城讯 秋意渐浓,桑叶婆娑。9月19日下午,盐城市射阳县特庸镇桑乐田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内暖意融融,“茧藏经纬·桑织长卷——公民道德润万家”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这场以蚕桑文化为载体的道德实践活动,将传统农事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为初秋的乡村增添了一抹动人的文明底色。
蚕匾为媒,好人故事绘就道德画卷
活动伊始,群众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驻足于独具特色的“蚕匾故事墙”前。一只只传统的蚕匾上,绘满了色彩斑斓的农民画,讲述着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些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先进事迹,借助朴实生动的艺术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这些画里的人物都是我们身边的邻居、朋友,看着亲切,学得实在。”村民王大爷指着“蚕匾故事墙”感慨道。以传统蚕匾为载体展示现代文明故事,既传承了特庸镇深厚的蚕桑文化,又让道德建设可亲、可学、可感,创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表达方式。
叶脉传情,文明承诺汇聚向善力量
在共绘“道德叶脉图”环节,桑叶形状的展架前围满了热情的群众。大家纷纷在“桑叶”上写下自己的道德感悟和文明承诺,一片片写满真情的叶子逐渐拼绘成一副完整的“公民道德叶脉图”,副标题“一诺一叶 德润特庸”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活动的深意。
“我承诺带头遵守村规民约”“我要多做志愿服务帮助他人”……一字一句的承诺如叶脉般延伸,象征着道德力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滋养着特庸的文明土壤。这片特殊的“桑叶”不仅展示了群众对道德建设的共同参与,更见证了文明新风在基层的生动实践。
任务促行,道德实践融入日常生活
最受群众欢迎的环节当数认领“蚕缘任务卡”。桑树上悬挂着桑葚形状的任务卡,分为“邻里守望”“家庭温馨”“社区服务”和“文明倡导”四大主题。党员群众代表踊跃抽取任务卡,承诺完成诸如“帮忙收取邻居快递”“为家人做一道菜”“参与社区卫生清扫”等具体而微小的道德实践。
完成任务后,参与者可凭记录到“道德银行”兑换奖励,这一创新机制推动了道德实践常态化、长效化。小小任务卡,将宏大的道德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让道德建设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
模范引领,桑梓之声传递美德力量
活动最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开展的“模范桑梓声”宣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说教,宣讲者用淳朴的乡音,结合自身经历,诠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深刻内涵。
“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没想到能得到大家这么高的认可。”宣讲者仇守国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道德模范的共同心声。短短几分钟的宣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强化了活动的教育内涵,让道德力量可触可感。
此次公民道德日主题活动通过创新形式和丰富内涵,将蚕桑文化与道德建设巧妙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活动不仅展现了特庸镇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道德建设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明动力。(浦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