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亭湖:以农文旅融合为笔,描绘乡村精彩
2025-09-04 16:1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顾善龙  
1

中国江苏网94日盐城讯 孟秋时节,盐城亭湖乡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畅游的活力。采摘游的果香、研学游的趣味、生态游的清新,共同勾勒出一幅热闹非凡的乡村旅游画卷,人们在田园间尽情享受“乡”味十足的快乐时光。

采摘游,共享丰收甜蜜

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化作秋日最诱人的色彩。位于南洋镇的盐城市忠振兰果品有限公司果园内,游客穿梭其间,精心挑选成熟的果子,寻觅秋天的甜蜜。“周末陪朋友来果园采摘时令水果,很有趣。”市民戴佳蓉说。

入秋后,阳光玫瑰、郁金香、巨峰葡萄、红心火龙果、秋月梨相继上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采摘游玩。他们或品尝鲜果,或拍照打卡,或采摘分享,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近年来,亭湖区以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为依托,不断推动农业生产提档升级,打造以观光采摘为特色的“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逐步走出“立体种养、农旅融合、多元化销售”的发展新路,让采摘游持续升温。

黄尖镇龙轩家庭农场梨园内,同样活跃着采摘游客的身影。在工人指导下,市民轻托慢旋,将一颗颗硕大的秋月梨摘下。

“秋月梨表皮光洁、脆甜多汁,我们从种植、疏果、施肥到采摘、储存,每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为市民提供高品质农产品。”该农场负责人彭书芹说,今年共种植100亩梨园,主要销往苏中、苏南及上海、广东、山东等地,预计产量50万斤,销售额达210万元。

远离城市喧嚣,轻松惬意的采摘游,在这满载喜悦的收获季里,让丰收成为手中的甘甜、舌尖的鲜美。回荡在田园间的欢声笑语,让每位沉浸其中的人,都收获内心独有的甜蜜。

研学游,“解锁”知识与乐趣

在潮间带艺术村,书法大师汉南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引导孩子们走进书法世界,从最初的执笔生涩到提案转折,从临摹字帖到独立创作,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传统艺术的魅力。“艺术熏陶需从小抓起,小学员们认真研学,都有所收获。”汉南表示,后续课堂将开设进阶内容,提升孩子们的书法能力。

除探索艺术课堂外,孩子们还徜徉于艺术村的乡间小道,感受质朴的乡野气息;漫步国际油画村,体验凡·高、莫奈等大师经典作品的震撼;沉浸在单向空间的书籍海洋中,字里行间追寻艺术足迹……在这里,尽情感受文学与艺术的激情相拥。

研学游作为寓教于游、教育与文旅深度交融的复合业态,是课堂知识的自然延伸,通过亲身体验与细致观察,开启知识的大门。近年来,亭湖区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以潮间带艺术村为典型的研学目的地,依托黄海湿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让学子们在课堂上零距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新兴镇新场村的外婆农场里,开阔的草坪、满眼绿植的田野、丰富业态的课堂,让孩子们纵情乡野,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重拾久违的户外野趣。“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将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孩子们学得充实、玩得尽兴。”来自常州的游客童美情说。

据该农场运营总监曹磊介绍,场内建有露营草坪、木工坊、陶艺坊、农耕文化长廊、农耕实践田等研学场地,创新打造集农耕、民宿、餐饮、生态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文旅研学基地,实现农旅、文化、研学深入融合,让孩子们真正收获知识与快乐。

生态游,沉浸自然之美

盐城林场是众多市民乡村生态游的首选。驱车穿行于林场连片的绿荫中,欣赏若隐若现的光影,将唯美动人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作为负氧离子的天然宝库,这里每立方厘米拥有5000个负氧离子,深吸一口气,神清气爽,顷刻间投入自然的怀抱。

亭湖区积极探索以盐城林场为载体的“生态+”发展路径,推动实施亚行等项目,深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建设,全力打造旅游休闲与度假疗养的理想目的地,持续擦亮“悦游在亭湖”品牌。盐城林场于2021年获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2022年成为全省唯一获批的全国21个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之一。

此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最新一批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入选,并获“世界最佳自然保护地”称号。此次获奖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的旅游热度。

在保护区内的丹顶鹤放飞区,一声哨声,翩翩起舞的丹顶鹤伸展双翅,整齐划一地冲向天空,盘旋于湿地上空,游客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美好瞬间,赞叹自然美好。

游客们还前往生态眼观鸟塔,近距离观赏各种鸟类,俯瞰湿地美景;走进丹顶鹤博物馆,系统了解丹顶鹤及其他候鸟的分类、繁衍、生活习性及迁徙路线,深入认识这些湿地上的精灵。“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导游李婉介绍。

从果香四溢的家庭农场,到墨韵悠长的艺术村落,再到生灵共舞的湿地林场,亭湖区将田园风光、文化积淀与生态之美编织成乡村游的动人图景。未来,该区将继续以农文旅融合为笔,在广袤乡村描绘更多精彩,让每一位奔赴而来的人,在岁月里愈发闪亮。(顾善龙)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