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日盐城讯 “各位朋友,文明村的红色故事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记忆,更是我们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精神密码’!”近日,在盐城市射阳县四明镇“村播·理润”乡村理论直播间,文明村党总支书记陆金标变身“主播”,以《传承红色记忆 点燃经济发展的星星之火》为题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镜头前,他语言平实却情感充沛,带领网友们走进文明村的红色岁月;屏幕另一端,网友们纷纷留言:“听得热血沸腾”“想看看烈士家乡的新面貌”……一场基层理论宣讲,借助“屏对屏”的实时互动,变得既鲜活又充满力量。

“村播·理润”是四明镇突破传统宣讲模式的一次创新尝试。它不再局限于“台上讲、台下听”的单向传播,而是以网络直播为载体,将党的创新理论、红色文化、产业实践等内容,打包成一个个“接地气、有温度”的“理论套餐”,推动理论从“纸面”走向“屏面”、更好走进百姓“心间”。
直播中,陆金标以“地名的由来”为引,唤起大家的红色记忆:“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赵文成、赵明生两位烈士,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文明村’。在伪军下乡大扫荡中,为掩护其他民兵撤退,赵文成、赵明生主动吸引敌人注意,战斗中赵文成不幸牺牲,赵明生负伤被捕,不久后被杀害。这种‘不怕牺牲、一心为民’的精神,成为我们村永恒的‘传家宝’。”紧接着,他巧妙衔接,将历史与当下发展紧密结合:“如今,我们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全村800多户农户从事相关种植,年投料200多万吨,文明村‘食用菌之村’的美誉传遍全国。”
从“线下会议室”到“线上直播间”,四明镇“村播·理润”的价值远不止于形式创新。它更像一座双向连接的桥梁:一端传递党的政策与理论,通过通俗易懂的阐释,让群众理解“乡村振兴为什么做、怎么做”;另一端则倾听民声、汇聚民意、对接资源,让理论宣讲从“你说我听”转变为“双向交流”。正如陆金标在结尾所说:“红色记忆不是陈列馆里的老物件,而是激励我们实干奋斗的‘精气神’。如今直播间成了新讲台,我们要让红色文化不仅‘听得到’,更要‘用得好’,真正点燃乡村振兴的星星之火。”
下一步,“村播·理润”将作为四明镇理论宣讲的固定栏目持续开展,未来还将围绕“产业振兴”“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主题,邀请村干部、致富能手、理论专家轮番走进直播间,让这方“云讲台”成为传递党的政策、助力乡村发展、凝聚群众共识的新阵地,推动基层理论宣讲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强劲“精神引擎”。(冯雪 韩庭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