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固碳500吨!盐城环保科技城多项创新技术构筑绿色发展新标杆
2025-08-27 17:32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袁登国  
1

中国江苏网827日盐城讯 827日,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公布一项绿色发展成果:通过工业固碳、生态碳汇、低碳示范三大维度协同发力,已稳定实现日均固碳500吨。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华东地区工业园区规模化固碳的技术应用空白,更为全国同类园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广的方案。

在工业固碳领域,清华大学盐城中心研发的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系统,创下捕集率超90%的行业纪录。该系统每年可从锅炉烟气中回收20万吨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并非简单封存,而是直接供给本地化工企业作为生产原材料,实现变废为宝。成功打通捕碳-用碳-收益的商业闭环,让工业企业从被动减碳转向主动固碳

生态固碳领域同样成果丰硕。中科厚土技术团队在江苏顺泰农场搭建的土壤碳汇计量系统,通过种植固碳作物、改良土壤微生物环境等措施,已实现累计减碳3000吨,相当于110亩农田变身碳吸收器。而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研发的滩涂菌草技术,更是展现出惊人的固碳潜力。菌草的光合作用效率是普通阔叶树的1021倍,1亩菌草年吸收二氧化碳可达6.7吨,是传统农田的3倍以上。该研究院资源循环利用所所长陈利芳博士介绍。目前,150 余亩绿洲一号”“巨菌草实验基地已在盐城沿海滩涂落地,目前正推广至万亩级规模,让广袤滩涂成为固碳储备库

在青洋绿色智造产业园,盐城环保科技城打造的零碳园区示范项目,成为技术落地应用的典型样本。园区构建的海绵城市技术+绿电直供+智慧监测三位一体系统,实现了从能源供给到资源循环的全链条低碳运营。

水资源循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率达100%,每年可节约自来水用量超20万吨,相当于1500户家庭年用水量;绿电自给:屋顶光伏电站与周边风电场组成微电网,为园区80%的企业提供绿色电力,年减少外购火电消耗约1500万千瓦时;智慧管控:依托实时碳足迹监测平台,可精准调控各企业能耗,入驻企业平均能耗较行业标准降低23%,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碳交易收益突破800万元,成功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为保障固碳技术持续迭代与成果转化,盐城环保科技城搭建起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江苏省绿色低碳环保技术验证基地可为新技术提供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全流程验证服务,已成功推动5项固碳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盐城分中心开通技术转移直通车,累计促成18项绿色技术交易,转化金额超3亿元;27万平方米的研发中试场地与500多台(套)高端检测设备,为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20余所高校院所的科研团队提供拎包入驻式研发条件,加速技术从纸上走向地上

此外,盐城环保科技城还积极拓展双碳服务业,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合作开展碳核查、碳咨询服务,已为30余家企业完成碳资产核算;化学品与废物环境国际公约履约基地投入运行,推动环保产业从设备制造技术服务+碳金融的高附加值领域升级。

日均固碳500吨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迈向双碳目标的新起点。盐城环保科技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聚焦碳捕集、生态碳汇、绿色能源等领域,计划三年内新增10项核心固碳技术,推动年固碳总量突破20万吨,努力成为全国环保产业创新高地与低碳发展示范标杆。(袁登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