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8日盐城讯 江苏亿德隆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里,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张骁勇正拿着检测仪器,与公司技术员讨论井口装置的耐磨性能数据;建湖荷花漫景区里,南京农业大学荷花培育专家团队正与景区管理人员探讨新品种荷花种植技术难题……
这些忙碌的身影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纽带——科技镇长团。这支由高校专家组成的特殊队伍,正以产学研合作、引才引智、搭建平台等方式,为建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活力。
产学研“结对子”,破解企业技术瓶颈
“以前产品耐磨性能不达标,订单总是卡壳,多亏张校长团队带来的表面处理技术,现在使用寿命提升了30%。”江苏亿德隆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车间里的新型井口装置,难掩兴奋。作为科技镇长团后方单位,西安石油大学不仅带来科研资源,更带着团队扎根企业一线,针对石油装备的“耐磨耐腐”难题开展联合攻关,最终通过材料表面改性技术,让产品性能实现质的飞跃。这样的“校地结对”在当地并非个例。建湖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国家级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1100多家企业曾面临技术升级的共性挑战。科技镇长团精准对接需求,组织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专家深入企业“把脉问诊”,形成“企业出题、高校答题”的合作模式。
“科技镇长团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地方,如何找准切入点、结合点,把校地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的关键与核心。”建湖县委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在实践中,建湖县科技镇长团创新开展团员“镇区行”、后方单位“建湖行”等活动,高频次、全覆盖组织专家教授深入产业一线开展考察调研,系统挖掘企业真实需求、精准定位技术痛点,提供靶向性技术指导与服务。2023年以来,推动悦阳光伏与山东大学、天一航空与苏州大学、可理斯机械与南京农业大学等构建创新联合体,70余个产学研项目落地,解决了200余项“卡脖子”技术难题,让传统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转型。
高端人才“引进来”,种下产业升级种子
“选择把项目落在建湖,正是看中了这里对人才的诚意和产业配套。”锐欧光学创始人沈福根说。这位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带着高端光学镜片研发项目落户建湖后,不仅获得80万元省级资助,更在科技镇长团的帮助下快速投产,目前已申报24项专利,带动260余人就业。
科技镇长团就像一块“磁石”,不断吸引高端人才向县域聚集。他们既“走出去”赴长三角、珠三角推介招商政策,又“请进来”组织院士专家出席“第八届全国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基地建设与发展大会”“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搭建起人才与地方的“直通车”。挂职期间,镇长团团员们积极调研走访,了解掌握产业紧缺人才情况,借力后方单位、校友资源,依托各级人才工程,发挥“以才引才”作用,推荐高层次人才向企业和基层集聚。2023年以来,已成功协助引进国家级人才4名、各类高层次人才72名,这些“智囊”正成为建湖高端装备、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产业的“领跑者”。

创新平台“搭梯子”,培育未来产业沃土
建湖县抢先“卡位”机器人未来产业,深度开展“双招双引”工作,既大力招引普渡机器人、海柔机器人、柳叶刀医疗机器人等高科技产业项目,又积极引进科研院所、高端人才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在占地2500亩的建湖机器人产业园里,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专家团队合作共建机器人与智能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汇集高校科创资源,常态化开展成果转化、科研服务、人才引育等工作,为县域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在推动“科产融合”过程中,科技镇长团始终扮演着“平台搭建者”的角色。积极推进西安石油大学在建湖设立石油装备产业研究院,成为石油装备技术创新的“孵化器”,石油装备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撬动上下游产业链超千亿元。支持县域企业申报“三站三中心”,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高测新能源、天一航空建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崇达石油机械、国唐汽车、可理斯机械入选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些平台如同一个个“创新节点”,串联起高校资源与地方产业,让科技成果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成果转化“铺路子”,结出富民强县硕果
借鉴浙江“科技特派员”成功经验,建湖县连续多年从南京农业大学遴选专家教授挂职科技镇长团团员,把创新动能延伸到乡村一线、田间地头。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省建湖九龙口旅游度假区共建的荷花科技小院,收集了300余种荷花种质资源,培育出的新品种让九龙口区镇文旅产业附加值提升40%,先后获评江苏省科技小院、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这荷花不仅好看,还能做成花茶、花酱,一亩地多赚2000块。”九龙口区镇的农户捧着刚采摘的荷花,笑得合不拢嘴。在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当地300亩荷花基地不仅被打造成“荷花漫”网红景区,更通过衍生产品开发,让村民共享科技红利,成为“农文旅融合”的典型范式。

科技镇长团的成果转化,既服务于工业车间,也扎根在田间地头。南京农业大学研发的不结球白菜、萝卜、黄瓜、番茄、丝瓜等新品种在乡村推广,带动亩产增收20%。从实验室里的技术数据,到车间里的新型产品,再到农户口袋里的真金白银,科技镇长团让“创新之花”结出了“发展之果”。
科技镇长团团长高玮玮说:“如今的建湖,石油装备车间里的机械臂灵活运转,机器人产业园的新生产线不断投产,乡村田野间的特色作物生机勃勃。科技镇长团工作已全面融入建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用智慧架起校企合作桥梁,让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王玉魁 陆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