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亭湖:产学研融合,科技成果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2025-08-06 17:1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海桦  
1

中国江苏网86日盐城讯 当前,盐城市亭湖区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深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成果转化、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多层面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以成果转化提升创新能力

中科厚土润泽环境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喜报频传:成功研发高清和微生物菌剂1型产品,有效解决经济植物连茬耕种中的根系病害难题;研发的植物内生菌淡紫拟青霉技术,在土壤改良、小麦水稻玉米促生及抗病抗逆方面展现出超强功效,目前在国际国内尚无替代产品……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新增5项发明专利。

作为一家专注于土壤修复和污水治理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厚土始终走在农业环保领域的前沿,致力于碳基微生物菌剂、炭生物有机专用肥、土壤修复、盐碱地改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公司已获得30余项专利。“我们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动力,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校开展常态化合作,引进前沿科技成果,并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该公司董事长石军说道,“目前,公司业务范围已扩展至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亭湖区持续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构建产学研和产业链、创新链共生体系,支持企业与行业“旗舰”、科研机构、高校院所联合打造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在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亭湖区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雁阵”计划,深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以精准化、差异化服务,持续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目前,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雁阵”正加速集聚,全区已有省级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家,省级瞪羚企业19家、市级瞪羚企业19家。

以平台搭建集聚创新资源

近日,由盐城环保科技城、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合作共建的化学品与废物国际公约履约基地投入运营。该基地主要围绕化学品和废物综合治理,开展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无废城市”建设、新污染物治理,以及新能源产业固体废物利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建设固体废物鉴别及分析测试实验室,打造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领域产业高地。

“基地与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汇聚环境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顶尖科研团队,动力电池回收、废电路板湿法资源回收设备等技术已得到应用。”该基地相关负责人唐冬梅介绍,基地将积极搭建学术交流与技术转化桥梁,助力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今年以来,亭湖区一体推进平台建设、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重抓“三中心一基地”标志性项目,绿色低碳海智科创中心、化学品与废物国际公约履约基地等投入运营,环保产业创新中心获评省级标杆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唯一实体化运行的区域分中心落地建成,致力于用科创变量撬动发展增量。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突破科学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亭湖区不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纵深推进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大院大所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先后成立16家新型研发机构,全面引领节能环保、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清华大学盐城环境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成全球首套燃煤锅炉全烟气碳捕集系统,捕集的二氧化碳直接供给化工企业生产醋酸;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滩涂菌草固碳技术,亩均吸碳达6吨,为盐城广袤湿地注入全新生态动能……

以人才培育激发创新活力

在亭湖区人社局“牵线搭桥”下,立铠精密科技(盐城)有限公司与盐城技师学院校企合作今年再结新硕果。双方联合举办“CNC技术员冠名班”,由企业培训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授课,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立铠精密是一家专注于3C电子产品配件生产的企业,CNC加工技术在其产品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业务不断拓展和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企业对CNC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技术员培训班便应运而生。

“校企合作的冠名办班培训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多赢,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首期培训班已有31名机械专业学生参加,经过3个月集中强化培训后,将全部入职立铠精密。”

人才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亭湖区积极探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组织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通过冠名班、实训班、工学交替等形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高度匹配,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激发创新活力,亭湖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通过建设产业学院、教学基地、实训中心等方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盐城环保科技城携手盐城师范学院成立盐城首家“绿色低碳产业学院”,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共同培养更多技术人才;长虹智能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立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培育适应智能制造板块、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精英;昆仑新能依托盐城优越的产业生态,打造数字能源技术研究院,吸引和培养绿色技术研发领域创新人才……

汇聚成果转化之“力”、平台集聚之“势”、人才培育之“源”,亭湖区精心浇灌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花,正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沃土上结出累累硕果。展望未来,亭湖区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强化协同联动,让创新的“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奋力谱写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篇章。(王海桦)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