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6日盐城讯 江苏阜宁硕集姜氏卜页第六代传人、盐城市软玉添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鲍春,这个从小在豆腐坊长大、就读于高等学府、工作于大都市、享受高薪待遇的年轻人,为了传承传统技艺,毅然放弃别人求之不得的机遇返乡创业,从“磨豆腐”做起,经过6年打拼,一跃成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盐城市劳动模范,阜宁县传统技艺类“三带”标兵。他用一方豆腐“磨”出了乡村振兴的“金豆子”。
返乡创业,只因无法割舍那份传承
2006年,鲍春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后被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聘用,先后担任过技术员、生产优化统计、中心团支部书记等职,年薪达20万。然而,从小在豆腐坊长大,豆子浸泡的节奏、石磨转动的韵律、盐卤点浆的神奇、柴火铁锅熬煮的醇香……早已融入鲍春的血脉。据鲍春介绍,他的先祖姜茂田在清朝同治年间就创立“天香馆”,做出的卜页闻名遐迩,当时流传的“要问卜页多少岁,两位皇帝都知味”等民谣在他心中烙下了永久印记。

面对丰厚的薪资和舒适的工作环境,鲍春本应心满意足,可每当工作之余,他脑海里总是忘不掉“卜页”情怀,对家族技艺的牵挂、对日渐式微的传统手艺的传承感愈发强烈。那份深植于心的责任感告诉他,硕集卜页不仅是家族的记忆,更是属于阜宁、属于民族饮食文化的宝贵财富,无论何时都无法割舍!经过反复思考,鲍春决定向公司提交辞呈,尽管公司提出加薪升职等条件再三挽留,他都不为所动。2019年5月,他怀着新的憧憬回到了故乡,对父母原有的生产作坊进行改造,并注册了盐城市软玉添香食品有限公司。一年后,他又卖掉了在县城购置的婚房,筹集资金50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占地6700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综合生产基地,从此步入了人生新赛道。
匠心铸魂,在传承与创新中砥砺前行
传统是根基,品质是生命线。创业伊始,鲍春坚守着祖辈的信条,坚持选用本地优质非转基因大豆,从源头确保那份纯正的豆香。“原汁原味”拒绝任何不必要的添加,让每一片卜页都饱含自然的醇厚;“古法精粹”坚持手工盐卤点脑,这赋予了卜页独特口感与韧性的灵魂;坚持木柴铁锅烧浆,在升腾的烟火气里,封存住最本真的锅烧豆香。2019年,他获得盐城市返乡创业大赛优胜奖,同年获评阜宁县十大返乡创业之星,2020年荣获阜宁县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人间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鲍春深知传统制作的艰辛,在坚守核心工艺的同时,大胆拥抱现代化,通过科学改造升级生产设备,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效率。尤为关键的是,借助标准化流程和精细化管理,成功破解了规模化生产中保持品质恒定的核心难题,让承载记忆的“好味道”得以稳定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创新驱动发展,鲍春基于传统卜页,创新开发出营养丰富的黑豆卜页、黑豆豆腐及风味独特的五香豆糕等新品,引起市场热烈反响。2021年获评盐城市老字号产品,2022年公司被评为首届“江苏省名特优作坊”,2023年获评省、市非遗工坊。
情系桑梓,在实干奉献中共绘振兴画卷
鲍春深知,个人力量有限,企业的发展必须根植于乡土,回馈于乡亲。他积极与当地大豆专业合作社合作,建立了300余亩大豆种植示范基地。统一供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以高于市场价0.2-0.3元/斤的价格收购,直接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高标准种植大豆超1000亩。据测算,农户亩均增产约50斤,加上溢价收购,每亩实实在在增收约300元。“看到乡亲们脸上高兴的笑容,这份满足感,千金难换。”鲍春说。

鲍春介绍,近期他还与盐城市残联达成合作意向,联合周边乡镇的残疾人朋友,共同搭建一个聚焦大豆种植、豆制品加工与销售的合作平台。旨在通过技能培训、联合生产与市场开拓,切实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升收入水平,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公司自身发展也为本地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提供长期岗位20个、短期岗位25个,工人平均年收入不低于35000元,优先录用社区留守妇女和曾经的贫困农户。鲍春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2020年被评为阜宁县传统技艺类“三带”标兵、2024年并被评为江苏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2025年被评为盐城市劳动模范。

“为了那份百年传承的味道不被时光湮灭,为了让乡亲们的日子更有奔头,更为了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这份精神,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谈及未来,鲍春表示,将继续扎根乡村,以匠心守护传承,以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贡献一个新时代劳动者的全部力量。(唐春霞 孙宜 周永祥 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