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1日盐城讯 7月29日,在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好农家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负责人毛天池带领工人们在葡萄大棚中来回穿梭,有的在剪摘葡萄,有的在用手推车运送,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在工人们手中一气呵成地分拣、装箱后外运,一片繁忙,好不热闹。

滨淮镇从7月份开始将一直持续到来年春节,千亩葡萄园16个品种的葡萄将陆续进入采摘高峰期,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四溢,飘进大江南北、千家万户的水果超市和餐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备受青睐的“香饽饽”。
滨淮镇因黄河夺淮泥土淤积,土壤中富含钾、钙等元素,临海海洋气候反射蓝紫光和紫外线又有利于浆果着色,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产业。2012年以来,随着王兆洲、毛天池等一批“新农人”独具慧眼,抓住自然优势,从起初的土里刨食,通过相互扶持、共同研究,变成现在的土里刨金,葡萄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发展,滨淮葡萄种植从最初的几十亩辐射到现在的连片种植1500余亩,亩均年产量3500斤,亩均利润1.5万元,年销售5200万元。2022年以来,滨淮葡萄产业连续3年获央视一套及全省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公玉葡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金字招牌”。

为了将葡萄卖出好价钱,各家葡萄合作社采取多种销售模式,引进“农业+文旅”,好农家、王记葡萄合作社由起初路边摆摊、冷链对接超市出售葡萄,现在基地在葡萄进入成熟期后,不间断地开放入园采摘,让游客拍照打卡、享受葡萄爆汁甜蜜瞬间的同时,也让孩子体验一下农事乐趣。八九月份葡萄采摘高峰期间,月有5000多人次入园采摘。
滨淮镇农业条线技术人员积极推广“农业+互联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好农家基地都建立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拓展市场,高峰期时妮娜皇后、浪漫红颜等热门品种葡萄每天销售达1万多斤。2019年滨海县与省、市广播电视总台有关栏目合作,开展助扶贫公益直播,让葡萄生产在“云”上推广,每年通过网上销售到上海、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

为了将葡萄产业做大做强,滨淮镇以“政府搭台、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以特色农业为纽带,串起农民增收、合作社增效、乡村增美的振兴新路径,2023年以来,滨淮镇以公玉村好农家葡萄基地为中心,累计投入700多万元,建设200多平方米的葡萄文化展示馆和700平方米的四季葡萄培育展示大棚,架设葡萄长廊540米、铺设彩色沥青路面8000米、疏浚河道700米,升级改造了葡萄园硬件设施,建成集农业观光、绿色采摘、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千亩田园综合体。
2025年,滨淮镇计划再投资150万元,完成30.5亩葡萄园的收购和改造,由公玉村集体种植,邀请扬州大学进行技术指导,从葡萄整枝、施肥、修剪、套袋、采摘、装箱全程招用当地村民,让他们在家门口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收入,做到“顾家、挣钱”两不误。据统计,滨淮镇葡萄园合作社吸纳周边村民入园务工200多人,人均每年务工达5个月以上,月工资约4000元,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严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