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31日盐城讯 来盐求职可免费入住舒适公寓;下班后有夜校课堂充实生活;安家买房有额外优惠……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才更有为。从“请进来”体验到“留下来”扎根,如今,与“才”同行的盐都,正蜕变成一座青春之城。
聚才引才 构建政策保障“强磁场”
天下英才,择热土而栖。盛夏七月,比气温更火热的,是盐城市盐都区引才的热情和服务的温度。

日前,盐都区万达广场举办的“盐途护航 职通盛夏”2025年盐城市高校毕业生暑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人才招聘夜市,让“一站式”就业的多元体验照进现实。现场的“职业测评盲盒”成为打卡热点,通过趣味心理测试生成可视化职业画像,创新模式激活了引才场景,引来年轻求职者里三层外三层,希望收获“机遇+体验”的双重惊喜。“现场招聘+全域服务”的立体网络,让招聘对接从“定时定点”延伸为“随时随地”;工作人员忙着为求职者算“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的账;知名房企也携优质楼盘来到现场,推出专属购房优惠套餐,点燃了求职者的热情。
“边逛夜市边投简历,氛围特别轻松。刚刚我和一家公司初步对接了薪资、晋升,他们说得明明白白,这种‘零准备’的求职方式真是太友好了。”盐城工学院毕业生童雨欣说。
以政策为核心支撑,盐都构建起从青年后备力量到高端领军人才发展全层级引才网络。近年来,盐都围绕“高端人才引进、青年人才集聚、专业人才培育”,持续实施“黄海明珠”人才计划、“都智汇”优才计划,常态化举办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赛事,累计吸引16个院士团队、52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入驻,构建起涵盖高端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多层次体系。政策“引力”叠加产业“舞台”,让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进一步筑牢创新驱动的智力根基。
识才用才 打造产业生态“强支撑”
7月24日,在江苏汉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新下线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价值超千万,预计到年底开票可超2亿元。

“我们在盐都落地十几年了,这些年特别受益于两点:一是这里技工人才充足又稳定,二是政府帮忙牵线,让我们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搭上了线。有了这么扎实的人才资源支撑,我们才能沉下心来深耕细分领域。现在,我们已经拿下80多项专利和软著,不光把印制电子设备彻底做了国产化,还做到了比进口设备更好。更是在全球PCB行业里,第一个实现了喷印工艺的高速自动化无人生产。”江苏汉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成说。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抓手。在盐都,产业生态为人才提供舞台,人才同样反哺产业升级——近年来,盐都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8%。依托“东山系”“长盈系”“融和系”等龙头企业,加速产业、资源及上下游项目集聚,全力打造广阔的青年人才事业舞台。
留才育才 强化人才服务“强保障”
人才既要引得进,更要育得好。今年4月,“盐龙湖人才会客厅”正式开厅,以“服务人才、赋能发展”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留才保障-育才赋能-生态集聚”的全链条体系,让青年人才在盐都既能安心扎根,更能拔节生长。

会客厅组建4人专职运营专班,推出《场地使用规范》等标准化制度,实现“一个窗口统筹、全链条服务响应”,让人才和企业“只进一扇门,资源全配齐”。其构建的智能自助终端、“一对一”人才专窗、闭环反馈通道“三位一体”政务体系,已覆盖30余项涉企事项和人才补贴办理,企业办事“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同步建成的500平方米“拎包创业”综合体,整合青年科技工作站、多功能路演厅等十大场景,满足办公、会议、社交等多元需求,让人才落地即能投入创造。着力打破资源壁垒,通过“悦来·智训、悦来·才聚、悦来·乐享”三大品牌活动,链接盐城工学院、东山精密等30余家本地单位,同步上线“盐城-北京”跨境云路演系统,与北京10家龙头企业、18所高校建立合作通道,让人才不出盐都即可对接全球资源。目前,青年人才累计进场超3700人次,深度驻留1200余人次,“人到盐城,首选会客厅”的磁场效应持续凸显。
功以才成,业以才广。盐都将搭好平台育才、涵养沃土引才,打响“都有你 向未来”服务品牌,全年引进高校毕业生5000人以上,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000个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激活人才引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杨斐 马志龙 韦亚洁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