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17日盐城讯 7月17日凌晨3时,江苏盐城响水县陈家港渔市,海风裹挟着海腥味扑面而来,摊位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老张泥螺店的老板张大海正忙着将店里的泥螺分拣、打包,动作娴熟,眼睛不时瞟向旁边的手机,屏幕上,电商平台的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
“以前,我们的泥螺主要靠本地的小商贩收购,销量有限。现在有了电商,全国各地的订单都飞来了!”张大海笑着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响水县坐拥43公里的黄海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然而,过去因交通不便、销售渠道单一,优质海鲜大多无人知晓。电商的兴起,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张大海是响水最早一批投身电商的海鲜养殖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隔壁村的年轻人通过网络直播卖农产品,销量惊人。“咱们的泥螺这么好,要是也能在网上卖,肯定行!”张大海心动了。于是,他在子女的帮助下,注册了电商账号,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泥螺。起初,由于缺乏经验,订单寥寥无几。但张大海没有放弃,他不断学习电商运营知识,改进产品包装,提高服务质量。慢慢地,订单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我们每天能接到好几百个订单,最远的发到新疆、西藏。”张大海兴奋地说。
在响水,像张大海这样通过电商实现增收的海鲜养殖户还有很多。为了支持本地海鲜电商的发展,响水县委、县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养殖户提供电商培训、物流补贴、场地支持等。同时,当地邮政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快递进村”工程,完善城乡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目前已建成镇级寄递服务站8个,村级寄递服务中心100个,解决了海鲜寄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针对海鲜易变质、易渗漏的问题,邮政快递公司研发专门的包装材料,采用高密度泡沫箱、干冰层、隔热密封膜组成的“三重防护”体系,确保海鲜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此外,该县还增设8条冷链专线,与南京航空枢纽建立优先通道,实现长三角24小时达、全国重点城市48小时达。“运输时效提升让我们的电商半径从300公里扩展到2000公里,现在响水海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海蜇加工厂负责人说。
除了传统的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也成为响水海鲜销售的新引擎。在陈家港渔市东南角的电商孵化基地,一场海鲜直播正在火热进行中。主播小李手持一只鲜活的斑节虾,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家人们,看这只虾,个头大、肉质鲜美,这可是响水的招牌产品,今天直播间福利多多,赶快下单吧!”屏幕上,点赞、评论、下单的提示不断滚动。“直播带货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产品,信任度更高,销量也更好。”小李说。
随着,一辆辆装满海鲜包裹的冷链车缓缓驶出渔市,响水海鲜正从黄海之滨“游”向全国千家万户的餐桌,奏响了乡村振兴与经济发展的激昂乐章。(夏月明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