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改数转”激活力!盐城环保科技城淬炼绿色发展新动能
2025-07-15 15:1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袁登国  
1

中国江苏网7月15日盐城讯 盛夏的盐城环保科技城,智能生产线的机械臂精准舞动,数字孪生大屏的数据实时跳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产业链资源高效流转……一场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制造的变革,正让这片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焕发勃勃生机。

走进苏北光缆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固化着色机以每秒3米的速度给光纤“上色”,高速套塑生产线将误差控制在0.02毫米内,智能立库的机械臂15秒就能完成物料存取。这里没有传统工厂的喧嚣拥挤,只有自动化设备的精准协作。“通过引入120余套智能设备,融合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平台,车间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公司总经理吴祝军介绍,今年上半年开票销售已达1.68亿元,目前订单充足。“智能车间重塑了我们的成本竞争力。”

苏北光缆的蜕变并非个例。在盐城环保科技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智改数转”打破增长瓶颈,这背后,是从“要不要转”到“必须转”的共识觉醒。

“转还是不转?”曾是园区企业共同的纠结。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家们早已看清,“智改数转”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的必答题。

江苏龙净科杰环保的中央控制室里,一块20平方米的数字孪生屏直观展现着转型价值。点击中煤华晋集团的订单条目,原料库存、生产进度、质检数据、物流信息一目了然。“过去是‘备料等订单’,现在是‘订单拉着产线跑’。”公司总经理赖晓清展示着智能排产系统,“今年一季度原材料价格波动时,系统提前7天预警核心部件短缺,我们及时调整采购渠道,避免了15天的停产损失,保住了1300万元订单。”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掌控”,转型的底气来自数据驱动的确定性。今年以来,园区12个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加速推进,8家企业跻身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转型热情持续高涨。正如赖晓清所言:“外部环境总有不确定性,但效率提升是永恒的追求,数字化就是抓住这个确定变量的关键。”

单个企业的转型突破,需要生态力量的托举。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联合打造的“盐科宝”科数字平台在园区上线后,迅速成为串联产业链的“神经中枢”。目前,平台已入驻1.3万家科技企业、560多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发布技术需求超110条、科技成果超2000项。“原本以为技术成果推广会困难重重,没想到通过‘盐科宝’这么快就找到需求方,大大超出预期!”江苏微派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难掩欣喜。

针对中小企业“转型缺资金、缺技术、缺路径”的痛点,园区联合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推出“轻量化转型包”:烟气治理企业接入标准化数据模块,投入仅为传统方案的1/5;固废处理企业上线“云端MES系统”,15天即可完成部署。目前,已有47家中小企业通过这类“小快灵”方案完成改造,转型门槛大幅降低。

在盐城环保科技城,“智改数转”的深层价值,正以更富诗意的方式绽放——它不仅是效率的加速器,更是绿色发展的催化剂,让每一度电、每一克原料都闪耀着可持续的光芒。

国家级绿色工厂江苏中天伯乐变压器有限公司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正上演着“数字减碳”的精妙演算:车间照明随日光强弱自动调节亮度,空压机根据设备负荷智能变频运行。数据无言却有力量:上半年单位产值能耗同比下降18%,相当于少烧300吨标准煤,减少碳排放750吨。

这样的实践,与盐城市《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蓝图同频共振。园区顺势加码的扶持政策,更让“智能+绿色”的融合之路越走越宽,为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袁登国)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