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23日盐城讯 盐城市响水县委社会工作部自组建以来,坚持把社会工作作为破解基层服务力量薄弱、提升困难群众服务水平、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聚焦政策法规、美丽宜居、邻里和睦、安全保障、富民就业、困难群体、未成年人、群众诉求,不断推进该县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策法规,宣传教育送到户,夯实社会工作发展基础。开展“入户送政策,慰问暖人心”活动,通过派发宣传单、面对面讲解等方式,向社区特殊群体详细讲解有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社会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项政策。利用媒体、广告、集中宣讲等多种途径,让事关群众身边人身边事的政策法规“飞入千家万户”。
聚焦美丽宜居,环保措施送到户,改善乡村人居生态环境。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立足实际,持续改善提升村居卫生环境。通过纵深推进整治,实现人居环境“大变化”“精提升”。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有”长效机制。探索推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制度,通过树立标兵,激励后进,切实增强全民参与意识。结合入户走访、日常排查等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响应“村庄清洁行动”。
聚焦邻里和睦,乡风文明送到户,携手共建和谐美丽家园。通过美丽庭院建设、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新时代移风易俗等一系列“润物细无声”的助力,让基层治理更有人情味,打造基层治理服务“一张网”,倡导守望相助近邻文化,弘扬“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友好”的邻里精神,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提质增效,积极探索基层“精细化”治理新路径,引导群众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聚焦安全保障,防护监管送到户,齐抓共管筑牢安全屏障。强化乡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增强风险防范素质,筑牢安全防线。开展安全生产“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大力营造“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的舆论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法治意识和应急逃生救护能力。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五进”等系列活动,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达到“教育一人、带动一家、影响全社会”的目的。
聚焦富民就业,信息服务送到户,扎实推进就业创业行动。采用相对集中、分散发放等灵活的形式将富民就业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面对面为群众宣传解读,将信息送上门、政策送到家,让想就业、愿创业的群众懂政策、用政策。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聚焦重点就业群体,积极采取“线上+线下”招聘联动模式,常态化举办好系列招聘活动。开展“社区微业”行动,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积极争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
聚焦困难群体,关怀帮扶送到户,探索帮扶“造血”新机制。倾力扶弱济困,社会工作部协同有关部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聚焦“一老一小”,健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积极扶残助残,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关注老人、儿童、残疾人、贫困家庭等群体,构建镇(区)、村(社区)、志愿组织、社会组织联动关爱机制。协同教育、卫生、文化、群团组织等部门单位,以项目化运行的方式,构建联动帮促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聚焦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送到户,盘活校园内外“一盘棋”。加强社区与学校的紧密联合,盘活校园内外“一盘棋”。充分发挥不同教育要素的互补作用和多渠道影响的叠加效应。围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目标扩展儿童阵地,开展系列儿童活动,与家校社共建项目进一步相融互促,以搭建议事平台、开展双护学堂等多维度活动,增强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校园内外资源整理,携手发挥家庭教育指导作用,汇聚合力,共同探索出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新路径。
聚焦群众诉求,问计问需送到户,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通过入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解决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中,体现服务群众的担当作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红色服务站“一站”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六点”服务场景建设,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小丽 蒋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