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6日盐城讯 近年来,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按照上级党委部署要求,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五老”的特殊优势和作用,着力把好关心和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既挖“疏导渠”,又筑“防火墙”,全方位、多角度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
为了把新时代未成年人教育成长成才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该镇要求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对未成年人在德治上强引导,做到对学生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要在自治上强保障,把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出来;要在法制上强规范,充分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在各中小学校增设法制教育课程,常态化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
该镇还安排司法、公安等单位的同志到中小学集中上法制教育课,指导学校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充分运用以案说法等形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提升学生法制意识;要加强司法保护,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原则,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将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促进罪错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该镇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将27名问题青少年逐一落实到所在村(居)老党员、老干部、老教育工作者身上,实施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教帮扶,让他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为151名困境儿童、286名留守儿童帮扶解困,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成长。
与此同时,该镇还在相关会议上要求镇村干部和“五老”,尤其是学校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障问题,工作要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要适应青少年的所盼所需做工作。对损害青少年儿童权益、破坏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关工委、公安、司法等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主动作为、齐抓共管,全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孙为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