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华兴微气泡技术破解化工“毒水”难题 处理效率翻倍还节能
2025-05-07 17:3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袁登国  
1

中国江苏网57日盐城讯 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同推进的战略背景下,作为盐城环保科技城节能环保产业的标杆企业,江苏南大华兴环保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南大华兴”)通过自主创新的多尺度微气泡臭氧氧化技术,成功突破精细化工废水治理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前不久,该技术在某上市农药企业生化尾水处理项目中实现规模化应用,出水化学需氧量稳定达标率提升至100%,单日处理能力较传统系统提升1.5倍,为破解高毒废水治理难题提供国产化解决方案。

‌‌农药、医药等精细化工行业产生的生化尾水含高浓度卤代烃、多环芳烃等难降解有机物,传统工艺存在处理效率低、能耗高、二次污染风险大等痛点。南大华兴研发团队历时5年攻关,通过调控微气泡粒径分布与臭氧传质动力学参数,构建起“纳米-微米-毫米”三级梯度反应体系。在江苏某大型农药生产基地的工业化验证显示:该系统对关键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达100%,有毒有机污染物降解率超95%,吨水处理能耗较国际主流技术降低40%,处理周期缩短50%。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被生态环境部专家组认定为“实现有毒有机物定向矿化的重大突破”。

“技术的核心在于微气泡群形成的纳米级反应场,通过精准控制氧化路径,将有机毒物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南大华兴首席科学家赵选英解释道,该技术已形成37项发明专利,制定5项行业标准,设备国产化率达95%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支撑。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南大环保产业创新基地,集成技术研发、装备智造、工程服务全链条,年产能达200台套高端环保装备。基地内建成的国内首条微气泡反应器智能化生产线,将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应用的转化周期压缩至6个月。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陈金干介绍,自2010年南京大学与盐城市政府共建研究院以来,双方已携手走过15年深度合作历程。“从最初的技术服务团队到如今形成‘研究院-创新基地-产业集群’三级孵化体系,我们累计培育环保科技企业20余家,团队规模从20余人扩展至200余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这一产学研模式不仅为南大华兴等企业提供技术策源,更推动盐城环保科技城跻身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作为江苏省水污染防治设备优势产业链链主企业,南大华兴始终聚焦精细化工废水治理这一细分领域。公司主导研发的模块化智能处理装备被纳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其构建的“预处理-深度氧化-资源回收”技术体系已形成37项发明专利、5项行业标准的技术壁垒。赵选英透露,企业正联合南京大学筹建“有毒有机物治理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高级氧化技术装备的智能化升级,预计2025年将推出新一代集成式废水处理移动方舱,实现8小时内快速部署2000/日应急处理能力。

据悉,南大华兴的多尺度微气泡臭氧氧化技术已全面进入规模化商业应用期,成为精细化工废水治理领域的国产替代关键技术。其定制化解决方案+标准化装备输出的模式,既满足大型企业的深度治理需求,又契合中小型客户的成本敏感特性,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随着双碳政策加码和化工行业环保合规趋严,该技术有望在未来3-5年内覆盖全国30%以上高毒废水处理市场。(袁登国)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