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9日盐城讯(记者 程光 通讯员 孔大勇)4月29日,“智汇盐城·链动未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启幕。活动汇聚江苏省30所高校专家学者、省市部门代表及重点企业负责人,通过发布重大科技成果、成立产学研联合体、签约合作项目等举措,共探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新路径,为江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学研协同创新:释放“双高”融合新势能
作为今年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的首场,本次专场活动聚焦“双高协同·四链融合”,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共鸣。活动现场,江苏省高校新能源产业“十四五”重大科技成果重磅发布,涵盖固态电池、风光储氢系统优化等前沿领域。同时,“江苏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并推出“新能源领域产教融合对接云平台”,为校企合作搭建数字化桥梁。
盐城“换道超车”: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作为长三角新能源产业高地,盐城正以“新能源+出口”战略为核心,构建千亿级产业版图。数据显示,盐城经开区已集聚通威、天合、阿特斯等全球光伏十强企业8家,获评“中国光伏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动力电池领域,韩国SKon、珩创纳米等20余家龙头企业入驻,动力电池产业园初具规模。此外,悦达起亚、一汽奔腾等5家整车企业及800余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发展,形成“研发-制造-应用”全链条生态。
绿色未来: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引领”
面对全球能源革命浪潮,盐城率先探索“零碳转型”路径。活动现场,校企围绕光伏组件增效、储能系统优化、智能网联技术等签署37项合作协议。其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盐城共建的“新能源数字孪生平台”,将通过大数据模拟优化风光储氢协同运行;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合作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助力企业破解国际贸易碳壁垒。
“智汇盐城”不仅是一场产业盛会,更是江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通过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盐城正以创新链激活产业链,以人才链赋能资金链,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未来,这片黄海之滨的热土,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向世界级跃迁的“样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