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湖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受顽固性头痛困扰30年的患者实施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术。通过微创技术修补心脏“小漏洞”,为患者解决了多年的头痛问题,也填补了医院心脏介入封堵技术空白,为以后持续开展卵圆孔未闭、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三十年来头痛就像紧箍咒,但从未想过是心脏的问题。”70岁的俞奶奶(化名)受头痛困扰多年,一直都未重视,近期因胸闷心悸到建湖县人民医院检查,经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排除严重冠心病。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俞奶奶头痛多年,胸闷心悸呢?该院心血管内科组织科内讨论决定进行发泡实验和食道超声检查,发现静脉血通过心脏未闭合的卵圆孔经右向左分流进入体循环,可能导致反常栓塞或脑部缺血。这个本该婴儿期闭合的心脏“小门”,就是头痛30年以及此次心悸的真正原因。
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左右心房之间的一个血流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经此通道为胎儿发育提供氧气和营养,正常情况下,卵圆孔会在出生后1年内闭合。若超过3岁仍未闭合即形成卵圆孔未闭(PFO),患病率高达20%-34%。这个隐藏的“小门”可能导致偏头痛、不明原因卒中、反常栓塞等病症。
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在局麻下进行的微创手术,通过大腿根部的股静脉将一根导管送入右心房,穿过未闭的卵圆孔至左心房,释放双盘状的卵圆孔未闭专用封堵器,进而堵闭卵圆孔,手术精准度高、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稳定。
经过充分病情评估,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后,在名医工作室丁建东教授指导下,建湖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团队联合介入室、超声科完善各项术前准备,仅在大腿根部行股静脉穿刺,在影像引导下将细如发丝的导管送入心脏,精准植入生物相容性封堵器。
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全程清醒,术后6-8小时即恢复活动,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俞奶奶也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赵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