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22日盐城讯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盐阜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深入推进新四军革命精神进公寓、进班级、进支部,构建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社会实践、文化建设“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文化浸润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赋能“五实”人才培养,精心培育了以“职业立身、技术报国”为内核的高品质特色校园文化。
一个基点,做好红色文化大宣传
学校注重价值引领,推进新四军革命精神宣传教育。开辟“新四军革命精神教育”专栏,刊发新四军人物故事和各党总支、部门开展的教育活动新闻,通过青马工程培训及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社团活动,充分运用显示屏、道旗、校报、微信、微博等载体开展宣传,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引导广大师生自觉传承革命精神。
两项改革,推动思政教育大实践
推进思政课程改革。编写《新四军革命精神学习材料选编》,创新教学方式再现新四军历史,思政课更接地气;走访新四军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思政课更有吸引力。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制定《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把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重要内容。开展教学改革试点,评选8个先进教学团队典型和16门教学示范课。
三个平台,搭建体验实践大课堂
搭建基地平台,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师生到新四军纪念馆、华中工委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持续推进“一院一品牌”素质实践活动,点亮师生信仰之炬。
搭建交流平台,依托工院大讲堂、鹤鸣思政研究所,举办鹤鸣论坛,邀请新四军文化研究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赓续红色文化血脉,激励师生奋发有为。
搭建体验平台,依托盐城128个烈士命名镇村开展体验实践,组织师生走访盐都郭猛镇、开发区步凤镇等镇村,开展红色祭扫,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情怀。
四个融入,构建文化育人大格局
融入校训内核,铸造精神文化。开展“传承革命精神,争做红色先锋”主题党团日活动;举办“铁军魂、青春行”文艺汇演和演讲比赛,强化“职业立身,技术报国”校训价值导向。
融入校风培育,锻造行为文化。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活动,评选表彰师德标兵、抗击疫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三好学生,将“和谐、求实、创新”的校风内化为师生自觉行为。
融入校院管理,打造制度文化。梳理231个制度汇编成册,强化制度刚性约束;遴选确定13个铁军班级,27个铁军宿舍,4个铁军党支部,推进新四军革命精神进公寓、进班级、进支部活动。
融入校园建设,塑造环境文化。完善红色书屋建设,增设新四军历史文化书籍专柜;校园内布局建设“铁军文化园”育人景观,让师生在校园环境的熏陶中自觉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张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