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17日盐城讯 “真不知如何表达这份感激!多亏上海浦东、射阳两地救助管理站,还有周浦医院、周浦镇人民政府、长荡镇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帮助,我们家终于团圆了!”4月16日15时许,在盐城市射阳县长荡镇东厦村四组,56岁的王才明与阔别27年的兄嫂、姐姐姐夫相拥而泣。其兄长王才学将一面绣有“爱心救助彰显大德 为民解忧情深似海”的锦旗,郑重地赠送到上海市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丁华手中。

今年1月24日凌晨1时30分,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120接到市民求助,称一名神志不清的流浪人员倒在路边。急救人员迅速抵达现场,经诊断发现患者突发肢体无力伴意识障碍,确诊为右侧基底节出血继发脑室出血,紧急转入神经外科救治。
面对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工作人员通过派出所人脸识别确认其身份——正是盐城市射阳县长荡镇东厦村四组的村民王才明。因患者精神异常,拒不开口,医院在全力抢救的同时,通过周浦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与浦东新区救助管理站取得联系。
“在重症监护室抢救15天后,他才逐渐苏醒。”丁华回忆道。借助流浪乞讨救助“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浦东救助站与射阳县救助管理站取得联系,沪苏两地跨省协作正式启动。
据大哥王才学讲述,王家兄妹五人,命运坎坷。母亲37岁早逝,父亲60岁离世。作为幼子的王才明17岁外出务工,起初春节还能返乡,自1998年后便音讯全无。2021年短暂回乡办理身份证后,又彻底失联。家人都以为他已不在人世,每年春节都焚香祭奠。

为促成这场迟到的团聚,浦东救助站精心筹备,并在周浦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4月16日护送王才明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射阳县救助管理站联合长荡镇便民服务中心、东厦村“两委”提前组织亲友接风。
东厦村党总支书记尤国军介绍,针对王才明的特殊情况,村委会已建立“家庭+志愿”帮扶机制,家人轮流照料,“好人”志愿者服务队随时支援,并同步为其办理低保申请和残疾评定,确保他生活有保障。
这场跨越了27年的团聚,不仅让破碎的家庭重圆,更生动诠释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在春日暖阳中,用实际行动编织出一张充满温度的民生保障网。(刘德成 张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