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4月3日盐城讯 清明时节,松柏凝翠。盐城市滨海县坎北街道各村居干部群众、师生代表走进烈士陵园,通过庄严肃穆的祭扫仪式,追思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在红色记忆中凝聚奋进力量。
长法村:一堂跨越时空的信仰课
4月3日,长法村党员干部群众齐聚抗日英雄于长法烈士墓前。91岁老党员于崇硕轻抚纪念碑,向青年干部讲述烈士生平:1918年出生于贫苦农家的于长法,在抗大毕业生黎明的引导下投身革命,1941年入党后组建“模范班”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直至1943年在反“扫荡”战斗中壮烈牺牲。老人哽咽的话语让年轻干部卢沙沙红了眼眶。现场20名新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青松翠柏间。
益礼村:红色基因的薪火传递
“这是我二叔用过的文件包,那天他拿着这个文件包把日军引到了中山河边……”在益礼村烈士墓前,烈士后人张廷海捧出泛黄遗物,为坎北实验小学40名少先队员讲述张益礼烈士的故事。活动中,村党总支书记邵志远带领全体人员鞠躬默哀,4名少先队员托起写有“烈士英魂永垂不朽”挽联的花圈,缓步献至烈士墓前。孩子们依次为张益礼烈士献上白菊。四年级学生顾浩然在日记本上写道:“我要把张爷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肖港村:以实干担当告慰英灵
“这座纪念碑镌刻着127位烈士的姓名,平均年龄仅23岁。”在滨海县烈士陵园,肖港村党总支书记龚彦超的讲解令在场党员动容。春风拂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金色碑文,党员代表将素菊敬献于英烈名录墙下。纪念馆内,锈迹斑斑的大刀、字迹漫漶的绝笔信,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村干部沈学敏在留言簿上写道:“先烈用生命守护的土地,我们要用汗水让它绽放新颜。”
据统计,清明期间,坎北街道长法、益礼、肖港、清水湖、响坎、西坎等15家村居开展不同形式的烈士祭扫活动13场,2600余人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正如91岁老党员于崇硕在活动现场所言:“记住这些名字,就是守住民族的根与魂。”在这片浸润着英烈热血的土地上,红色基因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谱写着新时代的壮丽篇章。(于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