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春和景明,“莓”好相约。为期5天的第10届国际草莓大会于3月17日在盐城市盐都区开幕,来自6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名专家学者和国内外嘉宾齐聚一堂,话创新、商合作、谋发展,以草莓为媒,架起了中外产业及文化交流的桥梁。开幕式上,发布了12个草莓优新品种,国际草莓先进技术应用和推广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盐都草莓产业研究院揭牌。

国际草莓大会被誉为草莓界的“奥林匹克”,从1988年起,每四年召开一次,是全球草莓产业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旨在为全球草莓科研、生产、加工、贸易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共享成果的平台。继2012年在北京举办第七届国际草莓大会之后,这是第二次在中国举办。本届大会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以“同一个草莓 同一个世界”为主题,聚焦草莓产业的前沿科技、可持续发展以及市场机遇,旨在通过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推动全球草莓产业的进步与繁荣。

草莓虽小,却蕴含着农业现代化的宏大梦想。江苏作为中国优质鲜食草莓重要产区,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逐步将草莓产业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让优质鲜食草莓和相关加工产品走向全世界。包括盐都区在内,全省有20个草莓主产区,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年产量60万吨左右。

盐都区作为盐城草莓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近3万吨,建有全国最大的高架无土栽培草莓生产基地,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研发的本地新品种“盐莓一号”(金陵丽丰),备受全国各地莓农和消费者的青睐。盐都区聚焦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聚力“一园两带四基地”建设,11个特色农业园区星罗棋布,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精品花卉、生态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惠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其中,草莓、葡萄、番茄、大闸蟹四个全市“单打冠军”产值突破35亿元。
盐都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通过科学布局、科技赋能、精准施策等手段,做细做足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让包括草莓在内的更多农副产品叫响长三角。盐都还加大引智引技力度,加强与高院校所合作,自主培育与引进并重,构建多元品种矩阵,培育出令消费者交口称赞的优质产品。盐都区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用了五年时间,从国家草莓种质资源圃的近千份资源中,通过性状对比、表型统计和数据分析,精准筛选亲本,培育出“盐莓一号”(金陵丽丰)新品种。该品种以成熟期早、抗病性强、丰产性好、大果率高、品质优等五大显著特征而俘获众多生产者和消费者,成为水果界的“新晋网红”。
盐都区建立“研发+引进+改良”的三级品种体系,目前全区主栽品种达28个,形成早中晚熟搭配、鲜食加工兼顾的产品格局。同时,在种植技术上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种植模式,通过科技赋能种植全链条,破解“娇贵”产业难题,走在草莓产业技术的前列。此外,对于品质管控,盐都建立严格体系,当地科研团队创新采用“脱毒种苗+生物防治”技术,从源头上保障草莓的品质和安全,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点赞。这也是全球草莓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广的专业盛会选择盐城,在盐都举办的原因。此次大会也必将为当地草莓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能,释放新的活力,推动地方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不断提升以草莓为代表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强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此次大会得到国际园艺学会的指导支持。大会内容包括精品草莓推介、草莓产业现场观摩、国际草莓学术研讨、草莓产业技术培训和草莓产业展览等活动。(丁晓岚 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