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在盐城市亭湖区这片土地上,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微光成炬放出耀眼光芒,让这座城市更加温暖。
凡人善举汇成璀璨星河
不久前,患者张同生因足坏死性筋膜炎来到亭湖区人民医院就诊,专家会诊后给出手术根治方案。然而,手术中所需的备用血液储备不足,且患者家属中无人符合输血条件。“我来献血!”主治医生时浩挺身而出,不仅自己献血,还联系妻子、女儿一同到献血站献血。

“救命啊!有人落水了!”1月7日上午,在新兴镇新永村,一位老人连同她的老年代步车坠入河中。新永村长者幸福食堂工作人员刘德俊迅速脱下外衣,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将老人救出并护送上岸。
这样的好人好事,在亭湖不胜枚举。近年来,亭湖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亭湖好人”推荐评选表彰活动,全力打造“厚德亭湖”品牌,涌现出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典型。
他们中有擅长化解各类纠纷,长期关爱帮扶困境学子,持之以恒进行阅读推广的民警刘婵;有身残志坚、定期开展义诊活动,免费向困难患者赠送药品的“轮椅医生”吴登清;有设立“仁禾奖学金”“仁禾中衡春蕾班”、牵头成立盐城市仁禾中衡教育基金会的“中国好人”梁泽泉……他们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让“雷锋精神”在亭湖大地闪耀光芒。

据统计,近年来,亭湖区已涌现“中国好人”17人、“江苏好人”30人、“盐城好人”67人(组)、“亭湖好人”120 人(组);省道德模范5人、市道德模范14人。这些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到传承“雷锋精神”的行列中。
多元服务诠释厚德底色
亭湖区教育系统在学生当中成立学雷锋互助小组,让“雷锋精神”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萌芽;区民政系统成立雨华公益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义诊、理发、打扫卫生等服务;区科协成立心理咨询师协会,对困境人群给予心理、教育、家庭情感帮扶;亭湖“第一村医”团队常态化上门为孤寡老人提供贴心的健康服务;新兴镇开设“爱心暑托班”,带领留守儿童开展红色研学、手工创作;五星街道设立“家门口”就业志愿服务站,帮助周边居民实现就近就业;东亭湖街道设置“爱心共享药箱”,解决邻里用药和物资短缺的紧急需求……

放眼全区,道德“土壤”日益丰沃,志愿服务身影随处可见。全区各板块、部门紧密协同,立足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与内容,用点滴行动汇聚成强大合力,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上线一个‘志愿亭湖’小程序,为志愿组织和志愿者搭建数字化桥梁;编印一本《亭有爱》志愿服务手册,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参与度;实施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亭湖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诚介绍,去年,该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推动“亭有爱,志为你”志愿服务品牌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亭湖区紧扣党政所急、社会所需、群众所盼,精心策划和实施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志愿项目,涵盖政策宣讲、助学支教等8个传统领域,以及心理疏导、安宁疗护等5个新兴领域。“希望通过公益创投扶持、社志融合推进等方式,提升核心队伍的专业性,实现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陈诚表示。
志愿队伍描绘温暖长卷
天气渐暖,春意盎然。3月1日上午,五星街道万户新村社区热闹非凡。盐城世华爱心公益慈善服务中心负责人、“中国好人”田士华正带领志愿者专注地为老人理发。“志愿者经常来我们社区,服务态度好,手艺也好,还都是免费的。我们打心眼里感谢他们!”正在等待理发的社区居民戴刘中笑着说。

4月份开展红色教育、5月份慰问环卫工人、8月份开展助学活动、9月份开展重阳节慰问、10月份慰问新业态外卖骑手、12月份帮扶社区困难群众……去年,盐城世华爱心公益慈善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80场,志愿服务总时长超10万小时,服务范围涵盖市区20多个社区。
像世华公益这样的志愿服务队伍,亭湖区共有1039支,其中有梁泽泉、吴登清、仇爱清、刘婵、房艳、袁建进等11位各级好人代表发起,汇聚了62名各行各业热心公益人士的区好人志愿者协会;围绕扶弱救残、文明环保、爱心义卖、助老助学等方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的区登瀛志愿者协会;专注解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社会化问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坚实支持的区心途公益服务中心……

全区近13万名注册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薪火相传,常态化开展“志愿红、微服务、送健康”等10类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持续擦亮“亭有爱,志为你”志愿品牌。他们也正影响和带动更多人争当追“锋”人,汇聚起亭湖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朱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