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要‘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智慧农业作为农村的新兴产业模式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智能化生产、加工、存储等各环节的运行都需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作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建湖县天和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盐城市高作镇陈甲村党总支书记鲁曼表示。
2011年,作为返乡创业大学生,“85后”鲁曼跟随爱人来到高作镇陈甲村从事火鸡养殖创业,通过“智慧农业+现代商贸+现代旅游”一体化农商旅综合运营模式,14年间,他们创办的军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年销售额过亿的现代智慧农业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带动周围很多群众致富。近年来,陈甲村依托“军曼”公司自建的网络平台“乡旮旯网”,以“基地+农户”形式,打造“线上+线下”现代智慧农业,村民们正走在致富增收的路上。陈甲村也早已从贫困村、空心村发展为“致富示范村”。
谈起智慧农业的发展时,鲁曼表示,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作为农业生产的核心驱动力,电正以源源不断的能量,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从智能大棚、智慧滴灌到无人化农场,再到农产品加工车间的高效运转,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为此,国网盐城供电公司根据智慧农业设备多样化、高精准的负荷需求,将用户的电力配套纳入到年度配农网改造工程中,不断优化农村电力网架结构。仅以高作镇陈甲村为例,当地供电部门结合属地配农网运行情况,实施杆线迁移、绝缘提升等工程,升级改造村子周边10千伏架空线路和低压线路,并加速推进110千伏高作输变电工程建设,完善高作镇电网结构,为陈甲村提供更稳定的电力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鲁曼将围绕如何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建议。她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智慧农业已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变革传统农业模式的关键途径以及促进乡村产业繁荣的重要支柱。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电力。近年来,国网盐城供电公司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结合种植业集成化、畜禽业智能化、渔业装备化等转型用电需求,积极主动为用户提供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帮助地方创成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1个、省数字乡村试点县3个、省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9个,智慧农业发展的用电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鲁曼指出,智能温室作为智慧农业的核心载体,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当下反季节蔬果种植作物种植的高峰期,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高,供电稳定可靠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为此,国网盐城供电公司以“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红色驿站等服务载体,组织电力网格员提前摸排走访辖区内的农业园区、种植大户等智能温室用户,全面梳理用电需求,及时排查电力故障隐患,以安全可靠的电力护航智慧农业发展。
鲁曼表示,智慧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AI+农业”更是大势所趋。今年,高作镇陈甲村将立足农村电商发展底子,在互联网销售侧,探索AI优化物流与电商运营新路径,为农产品流通提速,加快乡土品牌化打造进程。鲁曼建议供电公司围绕各乡镇特色智慧农业用电需求,精准布局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保障水平,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以充足、可靠的电力,全力护航乡村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薛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