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与市观鸟协会在盐城冬候鸟调查中发现建湖境内有超过1400只小天鹅栖息,数量远超年前发现的400余只。“这样规模的越冬迁徙小天鹅种群尚属盐城首次发现,在单个藕塘内发现如此大规模小天鹅群体亦是全省罕见。”南京林业大学鲁长虎教授说。
小天鹅,隶属于雁形目鸭科天鹅属,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主要位于北美、北欧及亚洲北部。盐城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关键枢纽,每年有千万候鸟来此繁殖、栖息、越冬。作为越冬部队里的一支,小天鹅以前在盐种群数量一般为3至5只,偶尔单次监测种群数量200余只。
此次监测到大量小天鹅越冬的地点位于建湖县,主要集中在该县的颜单镇和建阳镇。颜单镇小天鹅栖息地位于建湖县南部,面积约17.6公顷,生境类型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生生物莲藕。建阳镇小天鹅栖息地位于建湖县西部,面积约29.8公顷,生境类型与颜单镇一致。
历史上,两地均有小天鹅在此越冬栖息的目击记录,但数量较少。2月份,在最近一次鸟类数量监测中,建阳镇小天鹅种群数量1200余只。与之相距约10公里的颜单镇同步监测到小天鹅约200只,它们与黑水鸡、白骨顶、琵嘴鸭、针尾鸭等越冬水鸟混居。
建湖县内小天鹅数量的持续增加,既是由于藕塘生境提供的浅水环境与丰富食物,加之人为干扰少,从而吸引小天鹅在此栖息越冬,更是体现了该地近年在生态修复和鸟类保护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
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首次发现超1400只小天鹅来此越冬,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监测,目前无法判断该种群未来是否在此地停歇或越冬。后期,条件成熟情况下,中心及市观鸟协会将对小天鹅迁徙行为和其在盐城的栖息地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开展其迁徙规律的研究,更好地了解小天鹅种群的迁徙距离、迁徙速度、停歇时间和停歇次数,实施更为科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