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金刚星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2024-12-30 17:3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肖李  
1

中国江苏网12月30日盐城讯 专于技,品于行,创于新。近年来,盐城金刚星精密锻造有限公司立足自身制造业基础和产业创新比较优势,坚持向“新”而行、以“质”取胜,在实践中展示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近净成型大规格螺旋伞齿轮核心工艺技术”获得两项国家专利,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从零突破、敢攀高峰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24年前,出身“铁匠世家”的周华,胸怀“锻造农机所长、服务粮食安全”的憧憬,从2间厂房、3台机床干起。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成长中的企业遇到了“烦恼”,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受到严重挑战。面对核心技术缺少、高附加值环节占比偏低等制约,如何把发展变化之“形”转化为长期向好之“势”?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周华展现出一名优秀企业家敢试先行的前瞻性眼光。把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金刚星公司每年以5%以上的销售收入作为研发费用,建成射阳县首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为破解科技创新“孤岛现象”,公司聘请中国锻压协会副会长徐祥龙作为技术负责人,联合苏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中心,加大创新力度,先后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特别是攻克了国内外锻压行业外径550mm的“近净成型大规格螺旋伞齿轮核心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也是积极落实“链上人才联享机制”,加快人才助企,推动关键技术攻关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乘势而上千帆竞,策马扬鞭正当时

——乘势而为、敢破陈规

小胜即满,还是打破“路径依赖”,勇敢跳出舒适区,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迈进?周华深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背后的技术优势,金刚依靠核心技术打开了发展的“黄金通道”。到2018年底,金刚星公司总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面对供给侧结构升级,农业机械齿轮产品多元化、高端化趋势,2021年来,公司累计投入1.4亿元建成智能化生产线,拥有齿轮式螺旋压力机、数控车床、库卡机器人、全自动三坐标测量系统等高端智能设备21台(套),全面实现了生产线换“新”、生产设备换“智”。“断”粗放式发展、“舍”落后产能,优化了工艺、提升了效率,公司生产交付的数万套各类农业机械齿轮,故障率几乎为零,远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当前该公司的数智化改造覆盖率已达85%,产能提升20%以上。公司坚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改变了行业默认的定金销售模式,给出了“用坏一个齿轮、赔偿一个齿轮箱”的承诺,彻底打消客户试错成本高的顾虑。目前,已与圣和集团、豪丰集团、澳大利亚康奈尔公司、日本久保田公司等30多家国内外大型农机装备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导产品农业机械齿轮销售占全国市场的70%以上,跻身中国农机零部件制造企业20强。

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拓展链条、敢于提质

前两年,国内动力驱动耙领域推行的产品以法国、德国等国外产品为主。如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动力驱动耙国产替代?一直是萦绕在公司董事长周华心头的一个问题。让传统制造业企业敢为善为,加快成长为行业“头马”,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保障。向“新”图强,聚“链”成势,依托齿轮制造丰厚“家底”,成立江苏骁野农业装备机械有限公司,瞄准完全替代进口目标,从中联、常发等国内知名企业引进12名中高级工程师,最新研发的驱动耙系列产品,形成了完备的“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总成+整机装备”产业链条,申请专利12项,通过江苏省农业机械化所鉴定。为加快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更有效发挥党建补链作用,射阳县兴桥镇党委、政府近三年累计帮助企业协调光大银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3000多万元,促成精密结构件产业链与天津大学签约共建,从上海、南京等地高校引进专业技术人才21名,招聘技术工人53名。

“事物的发展往往是越怕事越容易出事,越想绕道走困难就越堵着道。”周华说,只有豁得出去、敢闯敢干,下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心,真刀真枪干,传统产业才能及时切换至科技创新赛道,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强引擎,让企业永葆市场生命力。(肖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