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30日盐城讯 连日来,在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片区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一批旨在构建、延伸及强化产业链的项目正以高昂的态势全力推进。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每一个项目的规划与实施之中,强势支撑起片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布局低碳产业,突出发展优势
滨海港片区勇当“碳路先锋”,将能源清洁化作为发展前提和首要任务,坚持“风光火气氢”及衍生的冷热能一体发展,绿色能源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滨海港零碳产业园 陈其龙 摄)
作为新质生产力“碳路先锋”的滨海港零碳产业园核心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坐拥标准厂房16栋、综合楼1栋、研发中心1栋,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已进驻中科融能、唯信科技、中嶒新能源等项目,呈现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动能十足、新业态集聚发展、企业产品优势显著等特性,加速推动滨海港片区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迭代升级。
“滨海港片区零碳产业园绿电资源丰富、低碳优势显著,让我们坚定地选择落户于此。”提起项目落户历程,中科融能(盐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付超对零碳产业园频频点赞。
(中科融能锂离子电池项目 陈其龙 摄)
据悉,中科融能(盐城)科技有限公司已连接到智慧能碳管理平台,并实现用能信息的实时上传。公司利用零碳产业园提供的丰富绿电资源,致力于生产具备本质安全、高比能、全温区、高倍率、长循环、标准化等特性的固态电池及储能系统产品。
滨海港片区按照“企业节能低碳+系统集成降碳+用能零碳替代”思路,积极探索以“绿电+冷能”为特色的零碳产业园建设之路,全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
完善配套设施,夯实发展基石
滨海港片区着力打通交通运输通道,科学谋划交通和物流设施布局,持续增强片区对大进大出项目的吸引力。
(建设中的滨淮高速盐城段 刘朔池 摄)
眼下,滨海港片区滨淮高速连接线一期工程(海盛路)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推土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在工作人员统一指挥下正紧锣密鼓进行道路软基处理。
“项目每天投入施工人员一百余名,各类大型机械30余台,力争早日具备通车条件。”项目经理许卫宁介绍,项目部对安全文明施工、物料机械保障和人员分工等方面作出详细部署,在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的同时,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助力片区产业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区位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
(滨海港仓储物流项目 杨毅 摄)
道路通畅,百业兴旺。千行百业与物流行业深度融合,而仓储又作为物流链条中的关键一环,在产业链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日来,滨海港片区的仓储物流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施工现场弥漫着分秒必争的氛围,活力奔涌。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进一步发挥盐城港滨海港区“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拓展滨海港片区产业链条,加快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全面夯实滨海港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
加速成果转化,再造发展引擎
在推动传统产业华丽转身的同时,滨海港片区逐“绿”而行,强化对清洁高效能源的探索,跑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度”,相关产业对片区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也日益凸显。
(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 刘朔池 摄)
在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全体施工人员以“开工就是大干、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确保项目如期建成投产。
“目前,我们在稳步加快两台发电机组安装工作的同时,集控室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也在齐头并进。”工程管理部主任朱泽民介绍,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基础上,正按照计划工期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有望创造同规模项目建设速度全国最快纪录。
(滨海港LNG冷能交换中心 刘朔池 摄)
不远处的滨海港LNG冷能交换中心不仅是全国第一家冷能交换中心,也是滨海港“绿电+冷能”利用示范区的核心,作为先行先试的典范,该项目承载着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使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我们团队有效挖掘深冷、中冷、浅冷资源,不断丰富冷能综合利用场景。”杭氧集团冷能事业部总经理田国栋说,LNG冷能交换中心项目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将原本被“忽视”的LNG冷能回收后再进行分级处理,既可以直接利用中海油LNG气化器的低温海水,建设冷水鱼养殖等项目,也可以预留拓展,直接利用LNG冷能建设冷能发电、冷能空分等项目,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冷能交换中心项目为核心,打造冷能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条。
项目始终是滨海港片区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滨海港片区在促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同时,积极培育绿色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产业结构,进而挺起滨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