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吕楠) 徐州工程学院舞蹈房内,鼓声铿锵,一群肤色各异的留学生踏鼓起舞。其中,来自孟加拉国的佳雅和阿丽塔姐妹格外引人注目——她们不仅是中国非遗鼓舞的积极参与者,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青春使者。
2023年9月,姐妹俩慕名来到徐州工程学院。吸引她们的,不仅是学校契合兴趣的专业设置和全英文授课体系,更是中国“文明、安全、友好”的口碑。“我们在孟加拉就听说徐工院对留学生很贴心。”佳雅说。
落地即安心。校内美食、宿舍、双语服务……细致入微的支持让她们迅速融入。而真正点燃她们热情的,是学校丰富的中华文化体验活动:清明做艾草锤、开斋节包青团、穿汉服游楚王陵、学剪纸、绣香包、捏泥塑……“每次活动都像打开一扇窗,让我们看见一个既古老又鲜活的中国。”阿丽塔感慨。
热爱催生行动。姐妹俩主动担任校园文化宣传大使、参与国际项目礼仪服务,并积极向海外亲友推介徐工院:“来这里,你会像我们一样,在求知中爱上中国。”
2024年,她们加入学校新成立的“鼓舞社团”——一支以徐州地方非遗鼓舞为载体的国际学生文艺团队。在鼓点与舞步中,她们与来自十余国的同学协作排练,用身体语言诠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成为校园多元共融的生动注脚。
佳雅和阿丽塔并非孤例。在徐州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还有来自几内亚的三姐妹、刚果(布)的双胞胎、也门与乍得的兄弟组合……越来越多留学生通过“口碑推荐”选择徐工院。他们的成长故事,正是该校“以生为本”、深耕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与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的缩影。
鼓点铿锵,鼓声回响。这群异国青年正以脚步丈量中国,以舞姿讲述友谊,在热爱与奔赴中,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交流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