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在人口老龄化与数字化并行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银龄群体安享晚年,成为一道重要的社会课题。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螺丝钉志愿者协会依托与九如城康养中心共建的“银青结对”双龄互助工坊,将专业优势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独具学院特色的为老服务路径。
项目立足于“安全+为老服务”的特色定位,创新构建了“一核多点,四维联动”银龄服务新模式。以保障银龄群体的“安全与陪伴”为核心,通过打造“小剧场、小课堂、心灵伴、应急卫”四个子平台,精准对接银龄长者对安全的需求。
“银龄盾牌”安全小剧场通过情景演绎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典型案件,穿插安全知识讲解;“青银虹桥”数字小课堂针对就餐、购物、就医、出行等高频场景,手把手教老人操作手机支付、挂号预约等智能设备功能,助力跨越数字鸿沟;“银龄护航”心灵小伙伴组织开展剪纸、编织等手工共育活动,搭配日常陪伴服务,缓解老人孤独感,拉近代际情感距离;“银发应急”健康小卫士开展火灾逃生、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应急知识科普,现场演示实操技巧。
“银青结对”双龄互助工坊的最大特色,是“青银互助、双向赋能”。学生为老人提供生活服务,老人们则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学生“传经送宝”。青年志愿者在服务中传递安全技能,银龄长者则回馈人生智慧与经验,形成“教学相长、情感共鸣”的良性循环。这种代际互助的模式,打破了年龄界限,促进了代际沟通与社会融合,助力构建起和谐社区的新格局,让“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目前,该项目已辐射至徐州经开区大湖社区、蟠桃社区、可恋庄社区等多个日间照料中心,形成了可持续的服务网络。接下来,项目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展服务深度,开发“独居老人安全陪伴+定期回访”等新内容,挖掘银龄特长开展“老手艺传习+安全故事分享”活动,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深化双龄互助内涵价值。
“银青结对”双龄互助工坊是一座桥梁,连接着青春与银龄,传递着温暖与希望。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螺丝钉志愿者协会将继续用专业与温度,把“双龄互育工坊”打造成安全教育的“示范田”、代际融合的“连心桥”、社会服务的“金名片”。(张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