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沂:“科技范儿”助力蓝莓产业效益倍增
2025-11-17 16:4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彭颂珂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彭颂珂 通讯员 张明丽)初冬时节,寒意渐浓。走进徐州新沂市棋盘镇的高效设施农业基地内,一株株蓝莓苗枝叶舒展、长势喜人,翠绿的叶片间已悄悄冒出细小花芽,孕育着明年春天丰收的希望。

在基地核心种植区,8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得益于智能温控、滴灌施肥等现代化设施的全方位保障,棚内温度始终稳定在15至20摄氏度,湿度、光照也精准可控,为蓝莓生长营造出近乎理想的“小环境”,让寒冬里的蓝莓苗依然能自在生长。

“我们这批蓝莓是今年五月份栽下的,目前来看长势特别好,部分植株已经冒出了花蕾,按照这个进度,预计明年一二月份就能顺利上市,比传统种植能早不少时间。”新沂市新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蓝莓基地负责人王伟庭站在大棚里,看着长势喜人的蓝莓苗向记者介绍道,话语里满是期待。

与传统土壤种植模式不同,这里的蓝莓全部采用椰糠、珍珠岩等精心配制的专用基质栽培,从根源上规避了土壤连作障碍,让蓝莓苗的根系能更健康地生长。此外,基地的“科技含量”远不止于此,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蓝莓种植实现了“精准喂养”,每一株苗都能获得恰到好处的营养。“我们每天都会对灌溉用水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水质的PH值和EC值,再根据监测数据反馈,精准调整水肥配比和灌溉量,确保每一株蓝莓都能得到最适宜的营养供给,既不浪费,也不会缺肥。”王伟庭说,科技的加持让种植管理更高效、更科学。

作为棋盘镇重点产业项目,该设施蓝莓基地不仅革新了种植模式,更构建起完善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增收渠道,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同时,依托“蓝莓科技小院”持续开展技术培训,为乡村振兴培育懂技术、能干事的本土人才,让产业发展有后劲、村民致富有助力

设施栽培模式的突出优势还体现在“抢时间、补空白”上。传统蓝莓需三年进入丰产期,而设施蓝莓一年即可挂果,上市期恰与传统露天蓝莓形成完美衔接,成功将全镇蓝莓采摘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7个月,既填补了市场空白,也为产业创造了更大价值。

“设施蓝莓在明年二月份就能上市,可持续采收至五月底,正好实现错峰销售。特别是春节期间,市场需求大,蓝莓销售价格能达到传统露天蓝莓的两倍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棋盘镇副镇长薛松介绍道,错峰上市不仅提升了产业收益,也让棋盘镇的蓝莓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为全镇特色农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标签:
责编:夏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