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协同育人!“苏教名家”宋梅教育主张报告会在徐州云龙小学举行
2025-10-23 10: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云教轩)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展示“苏教名家”培养工程阶段性成果,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近日,“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三期培养对象宋梅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在徐州市云龙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为徐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全市教育工作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

此次报告会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徐州市教育局、云龙区教育局及云龙小学联合承办,规格高、专家阵容强。活动特邀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丁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吴永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唐汉卫三位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组成点评组,为教育教学实践把脉支招;报告会由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陆荣主持。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桂云,云龙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红艳,市教育局教师工作处副处长鹿仲耀等出席活动,全市各县市区、各直属学校的管理团队及骨干教师代表现场参会,共赴这场教育智慧的盛宴。

“在徐州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这场报告会恰逢其时!”开幕式上,刘桂云代表徐州市教育局致辞。她介绍,徐州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正持续构建起从新教师到教育家型教师的梯队化培养体系。她呼吁全市教育工作者珍惜学习机会,汲取专家智慧与名师经验,持续提升育人能力,为徐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环节,“苏教名家”培养对象、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宋梅以《协同育人视域下小学思政课教学生态圈实践建构》为题,分享了自己25年的教育实践与思考。她以“梧桐树下的教育启蒙”开篇,深情回顾从普通教师到区域教育引领者的成长历程,将课堂比作“教育田野”,提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通过“愿景引领—协同探究—迁移运用”路径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结合省内涵建设项目与课题研究,宋梅还分享了“星爸在场”“平和妈妈”“研学体验”“童心剧场”等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并从协同教研、校际协同、人机协同等维度,阐述“数智赋能课堂减负提质”的区域实践,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

随后,江苏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宋梅主持)核心成员相继分享实践成果: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张颖老师以《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实践工坊的实践探索》为题,介绍劳动教育与思政课深度融合的经验;云龙小学张珮老师聚焦“戏剧润德”与具身实践,以《具身而行: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阐释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路径;盐城市串场河小学副校长毛争艳则以《叩问・突破・沉淀:我的专业成长三重奏》,讲述在“协同育人”理念下的专业成长故事,为参会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活动压轴环节,三位专家给出权威点评。唐汉卫教授指出,宋梅主张中“协同”“生态”两大关键词直击德育核心,团队通过具身实践破解知行脱节难题,建议未来进一步强化“内涵意识”“本土意识”,针对不同学段深化研究;吴永军教授评价其主张“扎根实践、兼具品质”,“爸爸在场”“行走的思政”等案例鲜活,构建了完整的协同育人体系;丁勇教授则以“田野里顽强的小草”比喻宋梅,称赞其“诗意灵魂”与“儿童中心德育观”的融合,认为“协同生态”路径符合德育规律,充分体现“儿童至上”的人文关怀。

此次报告会既是宋梅25年教育实践的智慧总结,也是她探索教育新路径的起点。教育之路无止境,唯有深耕课堂、开放协同、创新生态,方能坚守育人初心。期待“协同育人”理念在更广阔的教育土壤中扎根生长,为江苏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徐州智慧。

标签:
责编: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