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六十六载传薪火 二十春秋育英才
2025-10-18 17:1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张扬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张扬)10月18日,徐州工程学院处处洋溢着欢庆气氛。作为校庆系列活动的核心环节,逸夫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掌声阵阵,学校本科办学20周年暨建校66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此举行。

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地方政府代表、兄弟院校领导、行业机构嘉宾受邀到场,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代表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汇聚一堂,回望学校扎根淮海大地、深耕高等教育的奋斗岁月,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

上午9时20分,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洋主持大会。作为扎根徐州的市属高校排头兵,徐州工程学66载办学历程中,尤其是近20年本科办学期间,实现了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从本科筹建到硕士点获批的历史性跨越,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地方特色突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在致辞中,高度肯定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实践成效。他指出,徐州工程学院主动对接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需求,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为江苏及徐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希望学校以“求真奋进”的担当,加快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崔春霞代表省教育厅致辞。她希望,徐州工程学院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树标杆,在深入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作表率,切实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用得好、站得住、眼界宽、有作为、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为徐州唯一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徐州工程学院是区域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伟聚焦校地共生发展,称赞学校“立足徐州办教育、扎根徐州谋发展”的责任担当。他表示,徐州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学院发展,全力为学校建设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坚强保障,携手开创校地共生共荣、共赢发展的美好明天。

徐州工程学院校长张农作高质量发展报告时,以“把论文写在徐州大地上”“把实验室建在产业最前线”“让人才扎根地方建功立业”的生动实践,诠释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全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奋力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上走在前列。

江苏师范大学校长杜增吉代表兄弟高校致辞,提及两校同处彭城、渊源深厚,期待携手扛起教育报国重任。维维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唐士军等合作企业代表,以及国外友好院校代表也纷纷发言,高度认可学校办学成就,表达深化合作意愿。

大会现场,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邳州市人民政府等6家单位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中国矿业大学、常州大学等5所高校签订校校合作协议,与扬州职业技术大学等5所职业院校签订贯通式培养协议,与江苏黎明控股集团等6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协议。一系列协议的签订,将校地、校校、校企资源深度融合,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签约仪式后,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与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共同为“李可染艺术中心”揭牌,该中心将成为传承艺术精神、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平台,为学校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校庆期间,学校举办高质量发展报告会、校友恳谈会、系列学术讲座、系列文艺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校庆增添了浓厚氛围与文化底蕴。学校还收到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兄弟高校、机构、单位及社会各界领导、友人发来的50余封贺信贺电,传递着对学校的殷切期许。

在超过一个甲子的岁月中,一代代徐工院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根徐州、服务大局,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体师生合唱《徐州工程学院校歌》的激昂旋律中,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徐州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刘洋表示,本次大会是学校办学历程的重要里程碑,更是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全新起点。学校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向全面创建徐州大学、全面创建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两个创建”的奋斗目标大步迈进,为推动江苏教育强省建设、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
责编:戴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