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彭颂珂)10月13日下午2点30分,徐州音乐厅内歌声嘹亮、红旗飘扬,2025年徐州市“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集中展演在此拉开序幕。来自全市优秀少年儿童合唱团代表齐聚一堂,用最美的童声重温烽火岁月、唱响胜利之歌、砥砺强国之志,呈现了一场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徐州,一座镌刻英雄记忆的城市。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加强少年儿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自今年4月起,由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教育局、徐州广电传媒集团主办,徐州音乐厅承办的“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在全市广泛开展。截至目前,全市1193所中小学累计开展歌咏活动895场,覆盖学生35万人次。通过“校社联动”“云合唱”等模式,在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开展特色展演,取得了广泛的育人效果。
展演活动在激情澎湃的大合唱《歌唱祖国》中温情启幕,共分为“江山红、家乡美、少年强、民族兴”四个篇章,全市部分县(市、区)、市直属中小学校、中等专业技术院校和文艺团体的18支代表队用纯净而嘹亮的歌声,唱响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旋律。
在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铸就的滚烫根基“江山红”篇章中,合唱《卖报歌》《歌唱二小放牛郎》用童声歌颂抗战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徐州梆子短剧《追光少年石西岩》讲述了少年石西岩不屈不挠、追逐梦想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地方戏曲的独特魅力;表演唱《南泥湾》则用轻快的旋律歌颂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十四年抗战,硝烟曾吞掉家乡的屋舍,炮火曾毁坏家乡的土壤。今天的徐州,藏着“汉文化发源地”的千年厚重,更荡漾着“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四季秀美。在“家乡美”篇章,古诗新唱《小荷才露尖尖角》、徐州琴书《汉风舞动徐州娃》,融合地方戏曲非遗瑰宝,从童声中聆听古老的诗句焕发新生;二胡合奏《战马奔腾》、表演唱《红色江山》奏响了这座英雄城市跨越时代的铿锵足音。
少年强则国强。在“少年强”篇章,歌曲串烧《布谷鸟》《成长之歌》《知足》、合唱《红红的太阳》《少年乘风》,在少年儿童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中,倾听他们和平的愿望、七彩的梦想、憧憬的未来,感受他们为强国复兴梦想而奋斗的青春年华。
江山红,是先烈铺就的底色;家乡美,是根植心中的眷恋;少年强,是这片土地上最蓬勃的希望;民族兴,则是关于未来的恢弘乐章。在“民族兴”篇章,合唱《王杰的枪我们扛》《祖国有我》、朗诵《彭城少年·民族兴》,用童声吹响未来的号角,更吹响崭新的远征。展演在全体团队合唱歌曲《童声里的中国》中圆满落下帷幕,充分展现了当代少年儿童爱党爱国、全面发展的良好精神风貌,打造了一堂“听得见乡音、记得住历史、唱得出斗志”的沉浸式思政课。
“‘童声里的中国’合唱活动通过将家乡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实践,让少年儿童在传唱中感受文化之韵、艺术之美,建立文化自信。这种‘以歌为媒、以文化人’的美育模式,不仅为未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感受到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更让审美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实践,为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注入深厚的文化艺术养分。”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处处长西家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