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郭拾倩)清晨的九里湖畔,一架无人机轻盈掠过水面,镜头实时捕捉着湖面漂浮物、岸边设施损坏情况,数据同步传回后台系统;街角某处刚显露违建苗头,空中巡查的“钢铁鹰眼”已精准锁定,城管队员收到平台推送的指令后,即刻奔赴现场处置……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徐州交控集团低空产业发展公司与泉山区联手打造的泉山低空一体化服务平台,以“智慧巡检”为城市治理注入科技动能,用“空中防线”为市民平安过节筑牢保障。

作为徐州市首个区级低空一体化服务平台,该平台自今年3月31日落地以来,便瞄准城市治理的核心痛点发力。此前,传统人工巡检常受地形、时间限制,隐蔽区域的安全隐患易成“监管盲区”;同时,跨部门数据不通、问题派单处置流程长,尤其节假日人流骤增时,人流管理、安全排查的效率与精度更难满足需求。而泉山低空一体化服务平台的出现,正为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空中方案”。
为实现治理效能升级,平台构建起“空中+地面”协同作战模式:一方面整合资规、住建、城管等5个部门及16个街道的治理需求,围绕耕地保护、河道巡检、市容管理等8大核心场景,开发出21个实际应用模块,真正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机统管、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泉山区已部署14台无人机,每台每日按规划完成10次飞行任务,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与AI识别模块,既能精准捕捉违建动工、垃圾堆积等市容问题,也能敏锐察觉河道漂浮物、林地火情等隐蔽隐患,让城市管理的“眼睛”看得更广、更细。
“从发现问题到闭环处置,平台形成了全流程管理链条。”平台工作人员介绍,一旦无人机识别异常,系统会自动匹配责任部门,生成包含精准位置、现场图片、问题类型的工单,实时推送至相关单位;待处置完成后,平台还会跟踪反馈,确保问题不遗漏、不拖延。截至目前,该平台无人机累计飞行1.5万余架次,生成预警信息3000余条,让城市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发现”。
效率的提升,在基层治理中感受尤为明显。“以前人工巡查辖区,一天跑下来也未必能覆盖所有角落,隐蔽处的问题更是难发现。”和平街道相关负责人坦言,平台落地后,无人机实时回传的高清影像能精准识别问题,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 60%以上,“以前可能要半天才能发现的违建苗头,现在几分钟内就能锁定,处置速度大幅加快。”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该平台更是全程“在岗”,成为假期治理的“得力助手”。据统计,假期内平台累计生成夜间违规垂钓、异常烟雾、占道经营、河道违规施工、违建行为等预警信息77条,显著提升了假期治理的覆盖精度与响应速度。针对假期人流高峰与老旧小区消防隐患这两大重点,平台还提供定制化服务:对夹河西街、富国街等人流密集区域开展动态监测,为现场秩序维护、交通疏导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对老旧小区的道路、屋顶进行重点巡查,及时排查杂物堆积等火灾隐患,让“空中守护”既精准又贴心。
“低空巡检不仅让假期更平安,更让城市治理的精细度迈上新台阶。”徐州交控集团低空产业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低空技术与更多治理场景的深度融合,平台将继续推动“空中视角”转化为“治理精度”,把应急响应的能力沉淀为日常保障的实力,为徐州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更多“低空动能”。